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董秀英花月东墙记・脱布衫

〔元朝〕 白朴

病潘安瘦损形骸,杜韦娘憔悴香腮。 你两个恩情似海,没来由把咱禁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元上人歸稽亭

    重疊稽亭路,山僧歸獨行。 遠峰斜日影,本寺舊鐘聲。 徒侶問新事,煙雲愴別情。 應誇乞食處,踏遍鳳凰城。

    劉禹錫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火鳳辭 二

    佳人靚晚妝,清唱動蘭房。 影入含風扇,聲飛照日梁。 嬌嚬眉際斂,逸韻口中香。 自有橫陳分,應憐秋夜長。

    李百藥 唐宋诗
  • 送客

    病上籃輿相送來,衰容秋思兩悠哉。 涼風褭褭吹槐子,却請行人勸一桮。

    白居易 唐宋诗
  • 贈弘文杜校書

    高倚霞梯萬丈餘,共看移步入宸居。 曉隨鵷鷺排金鎖,靜對鉛黃校玉書。 漠漠禁煙籠遠樹,泠泠宮漏響前除。 還聞漢帝親詞賦,好爲從容奏子虛。

    李遠 唐宋诗
  • 訪含弘山僧不遇留題精舍

    滿院桐花鳥雀喧,寂寥芳草茂芊芊。 吾師正遇歸山日,閑客空題到寺年。 池竹閉門教鶴守,琴書開篋任僧傳。 人間不自尋行跡,一片孤雲在碧天。

    韋莊 唐宋诗
  • 又一首

    夢中疑是實,覺後忽非真。 誠知腸欲繼,窮鬼故調人。

    張鷟 唐宋诗
  • 歸隱(《永樂大典》題作《偶題》)

    十年蹤跡走紅塵,回首青山入夢頻。 紫陌縱榮爭及睡,朱門雖富(《大典》「富」作「貴」)不如貧。 愁聞劍戟扶危主,悶聽(《大典》「聽」作「見」)笙歌聒醉人。 攜取琴(《大典》「琴」作「舊」)書歸舊隱,野花啼鳥一般春。 (見北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卷一三四五○。 二寘)。 處士門。 《宋詩紀事》卷五收陳詩七首。 其《歸隱》一首與《大典》同。 惟《大典》題作《偶題》。 其《辭上歸進詩》,作於入宋之後,茲編不取。 餘五首,一首複出。 故但錄其四首。 (又按此詩亦見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十。 )(〖1〗邵伯溫《易學辨惑》云:摶隱居華陰山,自晉以後,每聞一朝革命,顰蹙數日。 人有問者,瞪目不答。 一日,乘驢過華陰市,聞太祖登極,大笑。 問其故,曰:「天下自此定矣。 」遁迹之初,作此詩云云,豈淺丈夫哉。 〖見《五朝名臣言行錄》卷十引邵伯溫《易學辨惑》。 此處錄文有刪節。 〗)。

    陳摶 唐宋诗
  • 夜同宴用人字

    北斗回新歲,東園值早春。 竹風能醒酒,花月解留人。 邑宰陶元亮,山家鄭子真。 平生頗同道,相見日相親。

    張謂 唐宋诗
  • 比干

    諫君不聽盍亡身,豈忍求生却害仁。 不向天庭剖心死,安知心異世間人。

    王十朋 唐宋诗
  • 薛師約撫幹召飯于圓通寺主僧瀹茗索詩

    綠暗梅欲雨,風薰麥初秋。 官舍厭卑濕,僧廬訪清幽。 儒餐慣蔬飯,道話便茶甌。 鑑湖倘容覓,杖屨時來游。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