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钟离春智勇定齐・斗鹌鹑

〔元朝〕 郑光祖

您如今便士不能文,您如今兵慵傲武。 (云)殆哉殆哉!春秋之间,外不修君臣之礼,内不肃齐家之治。 一旦志弱,彼国侵争,悔之晚矣!(晏婴云)恰才贤女所言本国之事,小官愿闻。 (正旦唱)那个肯入水擒蛟,伏林刺虎?一个个智浅才疏腹内虚,怎能勾志纵横德不孤。 (晏婴云)方今春秋战国,各据其境,岂无文武贤能!(正旦唱)岂不知西患衡秦?岂不知南仇大楚?。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與崔十五同訪裴校書不遇

    梨花落盡柳花時,庭樹流鶯日過遲。 幾度相思不相見,春風何處有佳期。

    武元衡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鷓鴣詞 二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 何處鷓鴣嗁,夕煙東嶺歸。 嶺頭行人少,天涯北客稀。 鷓鴣嗁別處,相對淚霑衣。

    李涉 唐宋诗
  • 夏陽亭臨望寄河陽侍御堯

    望遠音書絕,臨川意緒長。 殷勤眼前水,千里到河陽。

    元稹 唐宋诗
  • 秋夢

    寒空動高吹,月色滿清砧。 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 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杜牧 唐宋诗
  • 得越中書

    芳草離離思,悠悠春夢餘。 池亭千里月,煙水一封書。 詩想懷康樂,文應弔子胥。 扁舟戀南越,豈獨爲鱸魚。

    儲嗣宗 唐宋诗
  • 太湖詩 縹緲峰

    頭戴華陽帽,手拄大夏筇。 清晨陪道侶,來上縹緲峰。 帶露齅藥蔓,和雲尋鹿蹤。 時驚𪕍𪕌鼠,飛上千丈松。 翠壁內有室,叩之虛䃔䃧。 古穴下徹海,視之寒鴻濛。 遇歇有佳思,緣危無倦容。 須臾到絕頂,似鳥穿樊籠。 恐足蹈海日,疑身凌天風。 衆岫點巨浸,四方接圓穹。 似將青螺髻,撒在明月中。 片白作越分,孤嵐爲吳宮。 一陣靉靆氣,隱隱生湖東。 激雷與波起,狂電將日紅。 礊礊雨點大,金髇轟下空。 暴光隔雲閃,髣髴亙天龍。 連拳百丈尾,下拔湖之洪。 捽爲一雪山,欲與昭回通。 移時却𢷈下,細碎衡與嵩。 神物諒不測,絕境尤難窮。 杖策下返照,漸聞仙觀鐘。 煙波濆肌骨,雲壑闐心胸。 竟死愛未足,當生且歡逢。 不然把天爵,自拜太湖公。

    皮日休 唐宋诗
  • 松樹有死枝,塚上唯莓苔。 石門無人入,古木花不開。 綠竹歲寒在,故人衰老多。 月色靜中見,泉聲深處聞。 古觀茅山下,諸峯欲曙時。 真人是黃子,玉堂生紫芝。 禪門至六祖,衣鉢無人得。 古墓碑表折,荒壠松柏稀。 秋深知氣正,家近覺山寒。 山僧不記重陽日,因見茱萸憶去年。 今非古獄下,莫向斗邊看。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窗風枯硯水,山雨慢琴弦。

    靈澈 唐宋诗
  • 王良百一歌 齒歲 四

    四齒不曾退,年已只似駒。 但看邊畔者,咬得臼還殊。

    徐成 唐宋诗
  • 劉長方自豫章寄書稱砮焦蠣房之美恨未知味書一絕以寄之

    珠嶼小蠣圓带石,砮焦巨房深若盃。 吾鄉此味亦不惡,故人游宦盍歸來。

    王十朋 唐宋诗
  • 聽講圓覺經有省作頌

    一顆明珠,在我這裏。 撥著動著,放光動地。

    釋真慈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