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前腔换头

〔元朝〕 高明《蔡伯喈琵琶记》

今后,方信你彻底澄清,我好没来由。 (贴白)你怎的不收拾了心下?(丑唱)想象暮云,分付东风,情到不堪回首。 (贴白)你怎不学我?(丑唱)听剖:你是蕊宫琼苑神仙,不比尘凡相诱。 (贴白)恁地,自随我习些女工便了。 (丑唱)谨随侍,窗下拈针挑绣。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三絕句 二

    門外鸕鷀去不來,沙頭忽見眼相猜。 自今已後知人意,一日須來一百回。

    杜甫 唐宋诗
  • 送高別駕歸汴州

    信陵門下識君偏,駿馬輕裘正少年。 寒雨送歸千里外,東風沈醉百花前。 身隨玉帳心應愜,官佐龍符勢又全。 久客未知何計是,參差去借汶陽田。

    韓翃 唐宋诗
  • 遊清溪蘭若

    西看疊嶂幾千重,秀色孤標此一峰。 丹竈久閑荒宿草,碧溪深處有潛龍。 靈仙已去空巖室,到客唯聞古寺鐘。 遠對白雲幽隱在,年年不離舊杉松。

    戴叔倫 唐宋诗
  • 雉將雛

    雉咿喔,雛出㲉,毛斑斑,觜啄啄。 學飛未得一尺高,還逐母行旋母脚。 麥壟淺淺難蔽身,遠去戀雛低怕人。 時時土中鼓兩翅,引雛拾蟲不相離。

    王建 唐宋诗
  • 淮陰行五首 三

    船頭大銅鐶,摩挲光陣陣。 早早使風來,沙頭一眼認。

    劉禹錫 唐宋诗
  • 吳 周泰

    名與諸公又不同,金瘡痕在滿身中。 不將御蓋宣恩澤,誰信將軍別有功。

    孫元晏 唐宋诗
  • 宮詞 四十二

    翠華香重玉爐添,雙鳳樓頭曉日暹。 扇掩紅鸞金殿悄,一聲清蹕捲珠簾。

    花蕊夫人徐氏 唐宋诗
  • 舞鳯石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李翔 唐宋诗
  • 四月五日車駕朝獻景靈宮省前迎駕起居口號

    鳳輦雲行露未銷,鸞旗風動柳相高。 晴雷出地傳清蹕,霽日吹紅染御袍。 喜見天顔浮玉藻,歸從原廟薦櫻桃。 小臣再得瞻黄繖,兩鬢星星不滿搔。

    楊萬里 唐宋诗
  • 柴步灘

    江闊水不聚,分爲三五灘。 遂令客子舟,上灘一一難。 小沙已成洲,大洲已成山。 山有樹百尺,樹圍屋數間。 水底復生洲,沙濕猶未乾。 從此洲愈多,安得水更寬。 憶從嚴陵歸,水落不能湍。 拖以數童僕,折却十竹竿。 今茲過吾舟,念昔猶膽寒。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