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元曲

前腔换头

〔元朝〕 高明《蔡伯喈琵琶记》

从别后,遭水旱,(生)是水旱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衛功曹赴荆南

    漢家仍用武,才子晚成名。 惆悵江陵去,誰知魏闕情。 碧雲愁楚水,春酒醉宜城。 定想褰帷政,還聞坐嘯聲。

    錢起 唐宋诗
  • 賀秘書王丞南郊攝將軍

    正初天子親郊禮,詔攝將軍領衛兵。 斜帶銀刀入黃道,先隨玉輅到青城。 壇邊不在千官位,仗外唯聞再拜聲。 共喜與君逢此日,病中無計得隨行。

    張籍 唐宋诗
  • 和韋相公見示閑臥

    刻形求得相,事事未嘗眠。 霖雨方爲雨,非煙豈是煙。 童收庭樹果,風曳案頭牋。 仲虺專爲誥,何充雅愛禪。 靜嫌山色遠,病是酒杯偏。 蜩響初穿壁,蘭芽半出甎。 堂懸金粟像,門枕御溝泉。 旦沐雖頻握,融帷孰敢褰。 德高羣彥表,善植幾生前。 脩補烏皮几,深藏子敬氈。 扶持千載聖,瀟灑一聲蟬。 棊陣連殘月,僧交似大顛。 常知生似幻,維重直如弦。 餅憶蓴羹美,茶思岳瀑煎。 祗聞溫樹譽,堪鄙竹林賢。 脫穎三千士,馨香四十年。 寬平開義路,淡泞潤清田。 哲后知如子,空王夙有緣。 對歸香滿袖,吟次月當川。 休說慙如揵,堯天即梵天。

    貫休 唐宋诗
  • 五言詩四首 四

    學問非今日,[唯](〖維〗從龍晦說改)須[積](迹)年多。 [□](郭沫若補「請」字)看[千澗](阡蕳)水,萬合始[成](城)河。 (後四字均從翮沫若說改。 以上四首,出處均同前。 )(按:卜天壽《論語》抄本後附抄五絕六首,郭沫若以爲僅第一首爲卜無法壽自作,龍晦則以爲第一、第五首皆出其自作。 除其自作之一二首外,餘皆係抄錄舊作,二家意見大致相同。 今收第一、第五兩首入本書卷四卜天壽,餘皆收於此。 )。

    無名氏 唐宋诗
  • 緣識 其四六

    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 經心皆識見,書史盡通該。 有德馨還遠,清虛道亦開。 先生宜法則,宿習自將來。

    宋太宗 唐宋诗
  • 寄陳蹈元

    我生少所可,靡靡世一律。 如君素心人,指不三四屈。 久與宵人遊,歸卧常自失。 效尤起媮心,阿意增美疾。 低回强酬酢,高論形敢出。 緬懷參同子,蚤入伊洛室。 聞道既先我,論詩又奇崛。 縱橫談天口,卓犖扛鼎筆。 勝我何足云,論交敢自必。 桓公肯見規,寡過行有日。 書來約過從,一笑破蕭瑟。 新凉宜燈火,永夜勘書帙。 豈無一尊酒,少促軟語膝。 更呼小叢歌,未怕官長詰。 跂予占騎氣,千嶺秋回鬰。 著鞭及清境,灧灧月華溢。

    朱松 唐宋诗
  • 賀梁氏書樓初成

    于門高處許誰同,傑閣新成氣象雄。 輝映萬家增壯觀,崢嶸百尺聳層空。 一天風月登臨後,千里溪山指顧中。 此地舊多仙窟宅,對君疑是老仙翁。

    吳芾 唐宋诗
  • 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 其六

    雨後西山氣象新,野田高下水津津。 晚來弛擔臨風坐,聒耳蛙聲更可人。

    吳芾 唐宋诗
  • 漁父詞 其二

    薄晚煙林淡翠微,江邊秋月已明暉。 縱遠抱,適天機,水底閑雲片段飛。

    宋高宗 唐宋诗
  • 梁彭州與客登卧龍山送酒二尊 其一

    五馬携壺上卧龍,四夔連騎與游從。 山中古柏歲寒色,應爲清流作意濃。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