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靜。 禪居感物變,獨坐開軒屏。 風泉夜聲雜,月露宵光冷。 多謝忘機人,塵憂未能整。
无
其他无
〔唐朝〕 陳子昂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靜。 禪居感物變,獨坐開軒屏。 風泉夜聲雜,月露宵光冷。 多謝忘機人,塵憂未能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熱戲爭心劇火燒,銅槌暗執不相饒。 上皇失喜寧王笑,百尺幢竿果動搖。
一別難與期,存亡易寒燠。 下馬入君門,聲悲不成哭。 自能富才藝,當冀深榮祿。 皇天負我賢,遺恨至兩目。 平生嘆無子,家家親相囑。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 應是蜀冤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
治兵期制勝,裂地不要勳。 半死圍中斷,全生節外分。 鴈行非假翼,陣氣本無雲。 翫此孫吳意,怡神靜俗氛。 (同前)(按:以上三首,張步雲《唐代逸詩輯存》收入。 )。
松竹蕭蕭野笛悲,寂寥冰雪對旌旗。 前山月夜陰風起,神去神來人不知。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十五引《郡閣雅談》、《咸淳毗陵志》卷二十二。 )。
可憐寒山子,多言復多語。
路窮巖瀑挂,爽氣浄塵紛。 溜險時依壁,源高半隔雲。 入池驚練盡,觸石聽雷分。 接勝多幽侶,筇聲破蘚紋。
荆棘叢中少避鋒,歸來袖手十春冬。 茅簷去市遠更遠,樵路入山重復重。 雲與好閒長作伴,虎知聞道亦相容。 濁醪寄釀枯松腹,夜醉南山最上峯。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 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 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 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吾家學道今四世,世佩施真三住銘。 一窗蘿月照孤詠,萬壑松風吹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