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论语

学而篇

〔春秋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封泰山樂章 雍和

    俎豆有馥,粢盛潔豐。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鐘鼓管磬,肅唱和鳴。 皇皇后祖,來我思成。

    張說 唐宋诗
  • 登樓寄胡家兄弟

    獨上西樓盡日閑,林煙演漾鳥蠻蠻。 謝家兄弟重城裏,不得同看雨後山。

    張籍 唐宋诗
  • 聽田順兒歌

    戛玉敲冰聲未停,嫌雲不遏入青冥。 爭得黃金滿衫袖,一時拋與斷年聽。

    白居易 唐宋诗
  • 哭夫二首 二

    良人平昔逐蕃渾,力戰輕行出塞門。 從此不歸成萬古,空留賤妾怨黃昏。

    裴羽仙 唐宋诗
  • 酒泉子

    枕轉簟涼,清曉遠鐘殘夢。 月光斜,簾影動,舊爐香。 夢中說盡相思事,纖手勻雙淚。 去年書,今日意,斷人腸。

    牛希濟 唐宋诗
  • 迴波樂 四十六

    世有一種人,可笑窮奇物。 閑則著五欲,急時便□□(項補「依佛」)。 □□□□□,□□持戒律。 好結無情伴,招喚共放逸。 心淨不[禮]□,□□□□□。

    王梵志 唐宋诗
  • 送賀秘監歸會稽詩

    北闕皇恩重,東門紫氣飛。 爲看賓客去,何似買臣歸。 迎綬旋江國,題輿入侍闈。 千年舊跡在,七日故人非。 別涕霑霓服,離筵著錦衣。 無因伴仙羽,空此羨光輝。 (同前)(按:《全唐詩》卷八六一收仙人張辭詩四首,《桂苑叢談》、《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四句均作張綽,惟《太平慶記》卷七五引作張辭,疑應作「張綽」爲是。 仙人張綽傳爲咸通初人,與本詩作者時代不合,爲另一人。 )。

    張綽 唐宋诗
  • 頌古三十一首 其七

    石火光中驗正邪,等閒拈却眼中沙。 自從不曾少鹽醬,敢保渠儂未到家。

    釋安永 唐宋诗
  • 山園

    山泉引派漲清池,野蔓移根絡短籬。 藝果極知非老事,接花聊復効兒嬉。 提壺言語開顔聽,斵木衣襦緩步窺。 莫笑題詩還滿紙,小園幽事要君知。

    陸游 唐宋诗
  • 黄鶑 其二

    西鄰少年今出遊,東家女兒未識羞。 門前烏臼葉已暗,日暮問誰牆上頭。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