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唐朝〕 韋嗣立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 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推演中都術,旋參河尹聲。 累遷登御府,移拜踐名卿。 庭聚歌鍾麗,門羅棨戟榮。 鸚杯飛廣席,獸火列前楹。 散誕林園意,殷勤敬愛情。 無容抱衰疾,良宴每招迎。 契得心逾重,言忘道益真。 相勗忠義節,共談詞賦英。 雕蟲曾靡棄,白鳳已先鳴。 光接神愈駭,音來味不成。 短歌甘自思,鴻藻彌難清。 東里方希潤,西河敢竊明。 厚誣空見迫,喪德豈無誠。 端守宮闈地,寒煙朝暮平。 顧才無術淺,懷器識憂盈。 月下對雲闕,風前聞夜更。 昌年雖共偶,歡會此難幷。 爲憐漳浦曲,沈痼有劉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日曲江

    綴席茱萸好,浮舟菡萏衰。 季秋時欲半,九日意兼悲。 江水清源曲,荆門此路疑。 晚來高興盡,搖蕩菊花期。

    杜甫 唐宋诗
  • 同耿拾遺春中題第四郎新修書院

    得接西園會,多因野性同。 引藤連樹影,移石間花叢。 學就晨昏外,歡生禮樂中。 春遊隨墨客,夜宿伴潛公。 散帙燈驚燕,開簾月帶風。 朝朝在門下,自與五侯通。

    盧綸 唐宋诗
  • 送暕上人遊春

    獨將支遁去,欲往戴顒家。 晴野人臨水,春山樹發花。

    李端 唐宋诗
  • 送薛六暫遊揚州

    志在乘軒鳴玉珂,心期未快隱青蘿。 廣陵行路風塵合,城郭新秋砧杵多。

    劉商 唐宋诗
  • 得湖州崔十八使君書喜與杭越鄰郡因成長句代賀兼寄微之

    三郡何因此結緣,貞元科第忝同年。 故情歡喜開書後,舊事思量在眼前。 越國封疆吞碧海,杭城樓閤入青煙。 吳興卑小君應屈,爲是蓬萊最後仙。

    白居易 唐宋诗
  • 月夜

    露下涼生簟,無人月滿庭。 難聞逆河浪,徒望白榆星。 樹遶孤棲鵲,窗飛就暗螢。 移時宿蘭影,思共習芳馨。

    盧殷 唐宋诗
  • 九華山費徵君所居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後,鶴書曾降九天來。 白雲事跡依前在,青瑣光陰竟不迴。 盡夕爲君思曩日,野泉嗚咽路莓苔。

    羅隱 唐宋诗
  • 採菊

    簇簇竟相鮮,一枝開幾番。 味甘資麴糵,香好勝蘭蓀。 古道風搖遠,荒籬露壓繁。 盈筐時採得,服餌近知門。

    李建勳 唐宋诗
  • 覺地頌

    略明覺地名同異,起復初終互換生。 性海首建增名號,妙覺還依性覺明。 體覺俱含於明妙,明覺妙覺並雙行。 妙覺覺妙元明體,全成無漏一真精。 明覺覺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覺宗體決,體覺性覺二同明。 湛覺圓圓無增減,此中無佛與衆生。 不覺始終非了了,不聞迷悟豈惺惺。 是稱心地如來藏,亦無覺照及無生。 非生非滅真如海,湛然常住名無名。 太虛未覺生霞點,豈聞微塵有漏聲。 空漚匪離於覺海,動寂元是一真明。 覺明體爾含靈燄,覺明逐燄致虧盈。 差之不返名無覺,會之復本始覺生。 本覺由因始覺生,正覺還依合覺明。 由地二種成差互,遂令渾作賴邪名。 具含染淨雙歧路,覺明含處異途萌。 性起無生不動智,不離覺體本圓成。 性起轉覺翻生所,遂令有漏墮迷盲。 無明因愛相滋潤,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識轉處蒙圓鏡,五六生時蔽覺明。 觸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繼續行。 業識茫茫沒苦海,徇流浩浩逐飄零。 大聖慈悲興救濟,一聲用處出三聲。 智身由從法身起,行身還約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無二,還歸一體本來平。 萬有齊含真海印,一心普現總圓明。 湛光燄燄何依止,空性蕩蕩無所停。 處處示生無生相,處處示滅無滅形。 珠鏡頓印無來往,浮雲聚散勿常程。 出沒任真同水月,應緣如響化羣情。 衆生性地元無染,只緣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陰如空聚,豈知四大若乾城。 我慢癡山高屹屹,無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誑友,常隨猛獸作悲鳴。 自性轉識翻爲幻,自心幻境自心驚。 了此幻性同陽燄,空花識浪復圓成。 太虛忽覺浮雲散,始覺虛空本自清,今古湛然常皎瑩,不得古今凡聖名。 (見《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九)。

    惟勁 唐宋诗
  • 緣識 其三六

    大道何異,俗情如花。 生前境趣,車碾黄砂。 無垢住相,勿用稱誇。 非親我親,六合爲家。

    宋太宗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