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江行無題一百首 八十二

〔唐朝〕 錢珝

遠岸無行樹,經霜有伴紅。 停船搜好句,題葉贈江楓。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新安所居答相訪人所居蕭使君爲制

    謝公見我多愁疾,爲我開門對碧山。 君若欲來看猿鳥,不須爭把桂枝攀。

    朱放 唐宋诗
  • 酬夢得貧居詠懷見贈

    歲陰生計兩蹉跎,相顧悠悠醉且歌。 廚冷難留烏止屋,門閑可與雀張羅。 病添莊舃吟聲苦,貧欠韓康藥債多。 日望揮金賀新命,俸錢依舊又如何。

    白居易 唐宋诗
  • 告善康莊側,求賢市肆中。 擁麾分彩雉,持節曳丹虹。 影麗天山雪,光搖朔塞風。 方知美周政,抗斾賦車攻。

    李嶠 唐宋诗
  • 對菊

    九日不出門,十日見黃菊。 灼灼尚繁英,美人無消息。

    賈島 唐宋诗
  • 歌行一首

    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勿(《宗鏡錄》、《偈頌》作「無」)知音。 今時志(《宗鏡錄》、《偈頌》作「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 所嗟世上歧路者,終日崎嶇狂(《宗鏡錄》、《偈頌》作「枉」)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須登險(《宗鏡錄》作「陟」)訪椿林。 窮子捨父遠逃逝,却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却將秤賣他人(《宗鏡錄》、《偈頌》作「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用還(《偈頌》作「能」)深,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隨高與下,靈光且(《偈頌》作「元」)不是浮沉。 無相無(《偈頌》、《宗鏡錄》無此字)心能運曜,應聲應色隨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 亦(《偈頌》、《宗鏡錄》作「尋」)無頭,復無尾,靈(《偈頌》、《宗鏡錄》作「焰」)光運運從何起? 只今起者便是心(《偈頌》、《宗鏡錄》作「祇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時更何你(《偈頌》、《宗鏡錄》作「心用明心心復爾」)。 不居方,無(一作「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 識取如今明覓(《偈頌》作「密」)人,終朝莫慢(《偈頌》作「漫」,《宗鏡錄》作「謾」)別求的。 懃(《宗鏡錄》作「勸」)心學,近藂林,莫將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 了(《偈頌》、《宗鏡錄》作「識」)取心,識(《偈頌》、《宗鏡錄》作「了」)取境,了心識境(《偈頌》、《宗鏡錄》作「識心了境」)禪河淨。 但(《宗鏡錄》作「若」,《偈頌》作「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勸且學,莫爲師,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劍刃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莫人我,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空無相即法師(《偈頌》作「了境心空即法王」),不用綾羅將作幡(《偈頌》作「爲播」)。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議。 (《偈頌》三句作「大幽邃,不思議,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壞(《偈頌》作「懷」)却真寶藏,終日從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偈頌》作「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計(《偈頌》作「繫」),還同水面本地平。 應大軀,應小軀,運用只隨如(《偈頌》作「如隨」)意珠。 被(《偈頌》作「披」)毛戴角形雖異,能應之心(《偈頌》作「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只是未曾觀,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 什(《偈頌》作「十」)方鍾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長(《偈頌》作「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 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燭無形(《偈頌》作「元無」)對。 設使(《偈頌》作「爾」)任持浮幻身,運用都無舌身意。 (南唐靜筠二僧《祖堂集》卷十四,宋子昇、本如《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下,另《宗鏡錄》卷九〖作古德歌〗、卷十八、卷四四、卷九八收此歌部分文字。 )。

    法藏 唐宋诗
  • 撥櫂歌 二

    三十年來(《嘉禾志》作「二十餘年」)江(《五燈會元》作「海」)上遊,水清魚見不吞鉤。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工夫(《五燈會元》作「功程」,《嘉禾志》作「工程」)得便休。

    德誠 唐宋诗
  • 宣帝

    道雜覇王非美事,治先刑法少仁恩。 蓋楊韓趙猶誅死,誰謂當時獄不冤。

    王十朋 唐宋诗
  • 爲王漕壽

    十日西風便老成,挽回金氣愈高明。 朱轓玉節非吾事,雪竹霜松不世情。 未可買山歸卜築,却須持橐慰平生。 如公骨相應仙去,綠髮朱顔已有名。

    釋寶曇 唐宋诗
  • 子清弟赴丹陽賦古調餞之

    酌君以烏程若下之酒,贈君以魯山于蒍之聲。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別,歌以見愛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鐵甕,萬旅連營地勢重。 天弧北射掃欃槍,雲陽健令時方用。 從官四十腰銅章,萊衣弄孫娛高堂。 未妨朿溼先馭吏,立去敗羣如牧羊。 繭絲保障優租賦,甌窶汙邪飽禾黍。 冠盖使客應薦賢,不日姓名徹當宁。 索別作惡殊匆匆,呻吟病卧號秋蛩。 松竹讀書得新句,緘題數寄北來鴻。

    李洪 唐宋诗
  • 月之四日至南陵大雨江邊之圩已有沒者入鄱陽境中山田乃以無雨爲病偶成一章呈王龜齡

    圩田雨多水拍拍,山田政作龜兆拆。 兩般種田一般苦,一處祈晴一祈雨。 去年水大高田熟,低田不收一粒穀。 只今萬錢糴一斛,浙西排門煮稀粥。 聖神天子如堯湯,曰雨而雨暘而暘。 天公廣大豈有意,爾自作孽非天殃。

    張孝祥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