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湖外送何崇入閣

〔唐朝〕 裴說

因詩相識久,忽此告臨途。 便是有船發,也須容市沽。 精吟五箇字,穩泛兩重湖。 長短逢公道,清名振帝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雜怨三首 一

    夭桃花清晨,遊女紅粉新。 夭桃花薄暮,遊女紅粉故。 樹有百年花,人無一定顏。 花送人老盡,人悲花自閑。

    孟郊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遊子吟

    故櫪思疲馬,故巢思迷禽。 浮雲蔽我鄉,躑躅遊子吟。 遊子悲久滯,浮雲鬱東岑。 客堂無絲桐,落葉如秋霖。 艱哉遠遊子,所以悲滯淫。 一爲浮雲詞,憤塞誰能禁。 馳暉百年內,惟願展所欽。 胡爲不歸歟,坐使年病侵。 未老霜遶鬢,非狂火燒心。 太行何艱哉?北斗不可斟。 夜晴星河出,耿耿辰與參。 佳人敻青天,尺素重於金。 泬寥羣動異,眇默諸境森。 苔衣上閑階,蜻蛚催寒砧。 立身計幾誤,道險無容針。 三年不還家,萬里遺錦衾。 夢魂無重阻,離憂因古今。 胡爲不歸歟,孤負丘中琴。 腰下是何物?牽纏曠登尋。 朝與名山期,夕宿楚水陰。 楚水殊演漾,名山杳嶇嶔。 客從洞庭來,婉孌瀟湘深。 橘柚在南國,鴻雁遺秋音。 下有碧草洲,上有青橘林。 引燭窺洞穴,凌波睥天琛。 蒲荷影參差,鳧鶴雛淋涔。 浩歌惜芳杜,散髮輕華簪。 胡爲不歸歟,淚下霑衣襟。 鳶飛戾霄漢,螻蟻制鱣鱏。 赫赫大聖朝,日月光照臨。 聖主雖啓迪,奇人分堙沈。 層城發雲韶,玉府鏘球琳。 鹿鳴志豐草,況復虞人箴。

    顧況 唐宋诗
  • 新樂府 陰山道 疾貪虜也

    陰山道,陰山道,紇邏敦肥水泉好。 每至戎人送馬時,道旁千里無纖草。 草盡泉枯馬病羸,飛龍但印骨與皮。 五十匹縑易一匹,縑去馬來無了日。 養無所用去非宜,每歲死傷十六七。 縑絲不足女工苦,疎織短截充匹數。 藕絲蛛網三丈餘,迴紇訴稱無用處。 咸安公主號可敦,遠爲可汗頻奏論。 元和二年下新敕,內出金帛酬馬直。 仍詔江淮馬價縑,從此不令疎短織。 合羅將軍呼萬歲,捧授金銀與縑綵。 誰知黠虜啓貪心,明年馬多來一倍。 縑漸好,馬漸多,陰山虜,奈爾何。

    白居易 唐宋诗
  • 江上山

    綺霞明赤岸,錦纜繞丹枝。 楚客正愁絕,西風且莫吹。

    雍裕之 唐宋诗
  • 贈漁父

    蘆花深澤靜垂綸,月夕煙朝幾十春。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醒人。

    杜牧 唐宋诗
  • 宿紀南驛

    策蹇南游憶楚朝,陰風淅淅樹蕭蕭。 不知無忌姦邪骨,又作何山野葛苗。

    羅隱 唐宋诗
  • 宮柳

    莫道秋來芳意違,宮娃猶似妒蛾眉。 幸當玉輦經過處,不怕金風浩蕩時。 草色長承垂地葉,日華先動映樓枝。 澗松亦有凌雲分,爭似移根太液池。

    韓偓 唐宋诗
  • 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句

    居人未可散,上客須留著。 莫唱阿嚲迴,應云夜半樂。 詩教刻燭賦,酒任連盤酌。 從他白眼看,終戀青山郭。 林栖非姓許,寺住那名約。 會異永和年,才同建安作。 何煩問更漏,但遣催弦索。 共說長句能,皆言早歸惡。 那知殊出處,還得同笑謔。 雅韻雖暫歡,禪心肯拋却。 一宿同高會,幾人歸下若。 簾開北陸風,燭焯南枝鵲。 文場苦叨竊,釣渚甘漂泊。 弱質幸見容,菲才誠重諾。

    顏真卿 唐宋诗
  • 詠尺八

    眼多本自令渠愛,口少元來每被侵。 天事風聲徹他耳,教人氣滿自填心。

    張鷟 唐宋诗
  • 普照寺

    天台國清寺,天下爲四絕。 今到普照遊,到來復何別。 柟(一作「枿」)木白雲飛,高僧頂殘雪。 門外(一作「前」)一條溪(一作「水」),幾回流歲月。 (《咸淳臨安志》八四。 ○蘇東坡曰:「予舊在富陽,見國清院太白詩,絕凡近,即此篇也。 」《漁隱叢話》:「新安水西寺,寺依山背,下瞰長溪。 太白題詩斷句云:『檻外一條溪。 幾回流碎月。 』今集中無之。 」王琦按:「《漁隱》所引,即此篇末二句也,蓋未睹全篇,故訛以爲《是否水西寺》斷句也。 」。)

    李白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