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送安撫從兄夷偶中丞

〔唐朝〕 李洞

奉詔向軍前,朱袍暎雪鮮。 河橋吹角凍,嶽月卷旗圓。 僧救焚經火,人修著釣船。 六州安撫後,萬戶解衣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飲馬長城窟行

    馳馬渡河干,流深馬渡難。 前逢錦車使,都護在樓蘭。 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 溫池下絕澗,棧道接危巒。 拓地勳未賞,亡城律詎寬。 有月關猶暗,經春隴尚寒。 雲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 懷君不可遇,聊持報一餐。

    虞世南 唐宋诗
  •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劉禹錫 唐宋诗
  • 題靈隱寺皖公院

    山寒葉滿衣,孤鶴偶清羸。 已在雲房老,休爲內殿期。 嵐昏聲磬早,菓熟喚猨遲。 未得終高論,明朝更別離。

    鄭巢 唐宋诗
  • 楊柳八首 一

    宜春苑外最長條。 閑褭春風伴舞腰,正是玉人腸斷處。 一渠春水赤闌橋。

    溫庭筠 唐宋诗
  • 太湖詩 遊毛公壇

    却上南山路,松行儼如廡。 松根礙幽徑,孱顏不能斧。 擺履跨亂雲,傾巾蹲怪樹。 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塢。 兩水合一澗,潨崖却爲浦。 相敵百千戟,共攂十萬鼓。 噴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 唯愁絕地脈,又恐折天柱。 一窺耳目眩,耳聽雲髪豎。 次到鍊丹井,井幹翳宿莽。 下有蘂剛丹,勺之百疾愈。 凝於白獺髓,湛似桐馬乳。 黃露醒齒牙,碧黏甘胏腑。 檜異松復怪,枯疎互撐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 下有毛公壇,壇方不盈畝。 當時雲龍篆,一片苔蘚古。 時時仙禽來,忽忽祥煙聚。 我愛周息元,忽起應明主。 三諫却歸來,迴頭唾圭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復覩。 如何大開口,與世爭枯腐。 將山待夸娥,以肉投䝟貐。 歘坐侵桂陰,不知已與午。 茲地足靈境,他年終結宇。 敢道萬石君,輕於一絲縷。

    皮日休 唐宋诗
  • 定西番

    蒼翠濃陰滿院,鶯對語。 蝶交飛,戲薔薇。 斜日倚闌風好,餘香出繡衣。 未得玉郎消息,幾時歸。

    毛熙震 唐宋诗
  • 永陽登樓懷闕下知己

    西北樓邊路欲分,神臯不見見浮雲。 晉郵尺牘波中斷,洛客歸心笛裏聞。 麗賦有情傷桂魄,勞歌無節怨蘭薰。 漢家續食催西上,忍逐江鷗狎舊羣。

    宋庠 唐宋诗
  • 題李杜畫像

    吟詩莫學李太白,千首萬言皆酒色。 吟詩莫學杜拾遺,一生抱恨長嗟咨。 二豪胸中有佳趣,詩酒聊以發其悟。 世人有眼誰識真,第見詩篇不見人。 借令置之廟堂上,事業肯道風騷將。 睥睨連帥奴將軍,英風義氣高薄雲。 我今再拜觀遺像,猶疑飯顆相逢樣。 詩題繪事在人間,光焰何翅長萬丈。

    陳棣 唐宋诗
  • 七星山

    乘興上東山,天風拂壯顔。 七星連地脈,一竅透天關。 玄鶴何年去,丹爐盡日閒。 我因厭塵俗,到此不知還。

    李弼 唐宋诗
  • 自秋七月不雨至于春二月十九日僅得雨昌齡作賀詩予未及和而雨止矣遂次韻以閔之 其一

    水旱年年費請求,仰勤湯禱與堯疇。 何時三十六雨足,當宁免懷雲漢憂。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