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戶寒江近,籬墻野樹深。 晚風搖竹影,斜日轉山陰。 砌覺披秋草,牀驚倒古琴。 更聞鄰舍說,一隻鶴來尋。
无
其他无
〔唐朝〕 唐求
門戶寒江近,籬墻野樹深。 晚風搖竹影,斜日轉山陰。 砌覺披秋草,牀驚倒古琴。 更聞鄰舍說,一隻鶴來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擾擾浮生外,華陽一洞春。 道書金字小,仙圃玉苗新。 芝草迎飛燕,桃花笑俗人。 樓臺爭聳漢,雞犬亦嫌秦。 願得青芽散,長年駐此身。
監宮引出暫開門,隨例須朝不是恩。 銀鑰却收金鎖合,月明花落又黃昏。
不體(《類從》本作「航」。 〖又日本佛教全書〗本作「{舟巳}」。 考云:「{舟巳}即那字。 慧超《傳》多用此字。 」)心淚(《類從》本作「渡」。 )自涓,(望按:「此句原脫一字。 」)情因法眼奄幽泉。 明朝儻問滄波客,的說遺鞋白足還。 (見《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三。 )(〖1〗按詩前有小注,曰「詩一首。 在唐作」。 蓋從當時渤海藩國言,故曰「在唐」也。 又詩末題「大和二年四月十四日書」十字。 〖2〗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出版顧承甫等點校本《入唐求來巡禮行記》,參據多種版本校勘,較精審。 今錄異文如次:「公作而習之」,「作」作「僕」;「余之身期降物」,作「余亦身期絳物」;「入宗五臺」,「宗」作「室」;「青癡」,作「青瘀」;「仙大師己來日久」,「己」作「亡」;「位我之血」,「位」作「泣」;「不體心淚」,「體」作「航」。 )。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魂夢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鴈飛。
月桂花上雨,春歸一憑欄。 東西南北客,更得幾回看。 紅衿映肉色,薄暮無乃寒。 園中如許樹,獨覺賦詩難。
舉頭廓廓見晴虛,山色秋光得自如。 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萬松疏。 上人坐設刀圭飲,乃祖家無擔石儲。 語罷寒溫晚歸去,相逢應不問遷除。
書閲揚州貢,功觀禹化覃。 香苞分橘柚,秋色動江潭。 破暑花凝雪,凌寒葉染藍。 金衣愛子照,珠實碧波涵。 未上諸侯計,曾聞四浩談。 顔歡陸績母,業世李衡男。 送客愈吟桂,記時坡詠儋。 洞庭夸浙右,溫郡冠江南。 節物清霜重,家山綠蒂含。 青黄出籬落,朱綠耀林嵐。 昔貢千金顆,遥馳萬里函。 新宜薦寢廟,香可供瞿曇。 夔子那能比,羅浮未許叅。 何人傳黄陸,端類列非聃。 在品寧爲四,蒙恩或賜三。 鄉情寄初熟,旅况憶幽探。 嘉拜親開合,珍藏凈洗甔。 行將解印綬,歸種當田蠶。 根向橫陽覓,泥尋斥鹵檐。 荒蕪耘徑草,封植伴溪楠。 不用千頭富,聊資一餉湛。 茅齋闢杜甫,仙井汲蘇躭。 佳境妙餐蔗,閑庭勝蒔苷。 雁行三峽荔,奴視四明蚶。 欲繼花爲譜,應同柳駐驂。 禦偷籬著棘,愁凍灌添泔。 掩映青雲葉,光華碧玉篸。 釀成浮甕蟻,蒸辟蠹書蟫。 護蒂期存乳,留皮欲去痰。 恨無親可遺,松慘白巖庵。
昔固聞陸海,今復有潘江。 文章吞時英,光芒瞻星降。 如游太室陽,仰見玉女窗。 高才生大國,試政來遠邦。 道傍一相顧,冰壺臨瓦缸。 逸驥美豐肉,老䍽慙瘦腔。 藻詠答下俚,玉鈴鏘寶幢。 尋言不悟言,自笑趁塊尨。 終知將門豪,射雕常貫雙。
微官詎足施才具,每向閒中有佳句。 要同秦系下長城,却笑屈原無聖處。 穿天出月摘清芬,煎膠續絃唯有君。 命題探韻儕輩分,昂昂野鶴在雞羣。 綠髮才名今白首,未數凴虛與烏有。 會當載酒擘鸞牋,共試吟邊三昧手。
山陰巖壑妙人寰,十載扁舟空往還。 贊府端能慰牢落,連朝相與上孱顔。 龍盤鳳翥無奇畫,霞蔚雲蒸有舊山。 弔古凄凉更離別,滿懷秋思到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