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衮利名役,常嗟聚會稀。 有心遊好景,無術駐殘暉。 南陌草爭茂,西園花亂飛。 期君舉杯酒,不醉莫言歸。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中
衮衮利名役,常嗟聚會稀。 有心遊好景,無術駐殘暉。 南陌草爭茂,西園花亂飛。 期君舉杯酒,不醉莫言歸。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九華崢嶸占南陸,蓮花擢本山半腹。 翠屏橫截萬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雲梯石磴入杳冥,俯看四極如中庭。 丹崖壓下廬霍勢,白日隱出牛斗星。 杉松一歲抽數尺,瓊草夤緣秀層壁。 南風拂曉煙霧開,滿山葱蒨鋪鮮碧。 雷霆往往從地發,龍臥豹藏安可別。 峻極遙看戛昊蒼,挺生豈得無才傑。 神仙憚險莫敢登,馭風駕鶴循丘陵。 陽烏不見峰頂樹,大火尚結嵒中冰。 靈光爽氣曛復旭,晴天倒影西江淥。 具區彭蠡夾兩傍,正可別作一嶽當少陽。
竹影桐陰滿舊山,鳳凰多載不飛還。 登臺只有吹簫者,爭得和鳴墮世間。 (同前卷二十二。 )(按:朱存《金陵古迹詩》四卷,《崇文總目》卷五著錄,惟作者訛作李存。 《景定建康志》卷四九云:「宋〖當作「朱」〗存,字闕,金陵人也。 嘗讀吳大帝而下六朝書,具詳歷代興亡成敗之迹,南唐時作《覽古詩》二百章,章四句。 沿初洎末,爛然棋布,閱詩者嘉其用心之勤云。 」今存者僅十六首。 另《景定建康志》卷十八云「陳軒《金陵集》有李建勳、朱存《迎擔湖詩》,今未見。 」又宋張惇頤《六朝事迹編類》收楊修詩四十八首,其中《新亭》、《秦淮》、《北渠》、《天闕山》、《三斷石》五首,《輿地紀勝》卷十七皆作朱存詩,僅《新亭》文字差異較大;《直瀆》、《半陽湖》二首,《景定建康志》也作朱存詩,《景定建康志》卷四九云:「楊備字修之,……慶曆中爲尚書虞部員外郎分司南京上輕車都尉,往復道出江上,賦百篇二韻,命曰《覽古百題詩》,各注其事於題之下,與南唐朱存詩並傳於世。 」知二人詩在宋時已有傳誤。 但應以孰是,尚難決斷。 楊詩除《六朝事迹編類》所收外,《景定建康志》存六十首,去其重復,約存八十餘首。 )。
立功須及早,學道亦當時。 晝夜宜勤學,發意莫狐疑。 燒香常禮拜,誦經恒奉師。 勇猛加精進,專誠無想思。 四等將六度,三奔與五雌。 洗塵入空寂,虛心將自持。 唯期不轉退,豈爲人所嗤。 若能如是者,朝夕自仙飛。
婦人自處只閨房,車馬寧須侈閙裝。 莫與他人爭富貴,從來儉素足輝光。
迥陂積水長蒲蔣,散步郊原借夕涼。 塵袖風巾嗟久旅,稻畦柘逕似吾鄉。 蛙聲月色當空曠,爨火人家在莽蒼。 望合碧雲人未至,滯留愧客問行藏。
窮年見俛啄,但有饑乏意。 雖存玉山禾,不入丹青喙。 因思方朔嘲,此豈優諧類。
特借丹青寫二圖,二圖之意果何如。 請君細看□□□,是亦□求無逸書。
具深相割啗,不如無勇人。 以詩而酬詩,徒用多少均。 我言雖至簡,意切誰見親。 汲井欲到深,磨鑑欲盡塵。 寒泉與青銅,光潔靡故新。 臨觴報嘉貺,醉語是天真。
開窗攬鏡岸烏紗,歲月崢嶸任物華。 觸事輒灰心裏火,看書徒盎眼中花。
學詩曾及謝玄暉,傳授應同一唯歸。 舊宅縱荒書故在,不妨幽僻借僧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