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橋高曾縱步,朱陽館靜每存神。 囊中隱訣多仙術,肘後方書濟俗人。 自領蓬萊都水監,只憂滄海變成塵。
无
其他无
〔唐朝〕 歐陽炯
赤城霞起武陵春,桐柏先生解守真。 白石橋高曾縱步,朱陽館靜每存神。 囊中隱訣多仙術,肘後方書濟俗人。 自領蓬萊都水監,只憂滄海變成塵。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白日下駸駸,青天高浩浩。 人生在其中,適時即爲好。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 順之多吉壽,違之或凶夭。 我初五十八,息老雖非早。 一閑十三年,所得亦不少。 況加祿仕後,衣食常溫飽。 又從風疾來,女嫁男婚了。 胷中一無事,浩氣凝襟抱。 飄若雲信風,樂於魚在藻。 桑榆坐已暮,鐘漏行將曉。 皤然七十翁,亦足稱壽考。 筋骸本非實,一束芭蕉草。 眷屬偶相依,一夕同栖鳥。 去何有顧戀,住亦無憂惱。 生死尚復然,其餘安足道。 是故臨老心,冥然合玄造。
銅雀羽儀麗,金龍光彩奇。 潛傾鄴宮酒,忽作商庭漦。 若怒鱗甲赤,如酣頭角垂。 君臣坐相滅,安用驕奢爲。
因風離海上,伴月到人間。 徘徊不可住,漠漠又東還。 (高麗李仁老《破閑集》引,轉引自韋旭升《朝鮮文學史》)(按:《破閑集》云:「文昌公崔致遠字孤雲,以賓貢入中朝擢第,游高駢幕府。 時天下雲擾,簡檄皆出其手。 及還鄉,同年顧雲賦《孤雲篇》以送之云〖詩略〗。 」疑與前《三國史記》所錄者爲同一首詩中之斷片。 )。
前山後山高峨峨,喪車轔轔日日過。 哀歌幽怨滿巖谷,聞者潛悲《薤露歌》。 哀歌一聲千載別,孝子順孫徒泣血。 世間何物得堅牢,大海須彌竟磨滅。 人生還如露易晞,從來有會終別離。 苦海哀傷不暫輟,況復百年驚夢馳。 去人悠悠不復至,今人不會古人意。 栽松起石駐墓門,欲爲死者長年計。 魂魄悠揚形化土,五趣茫茫井輪度。 今人還葬古人墳,今墳古墳無定主。 洛陽城裏千萬人,終爲北邙山下塵。 沉迷不計歸時路,爲君孤坐長悲辛。 昔日送人哭長道,今爲孤墳臥芳草。 妖狐穿穴藏子孫,耕夫撥骨尋珠寶。 老木蕭蕭生野風,東西壞冢連晴空。 寒食已過誰享祀,冢畔餘花寂寞紅。 日月相催若流矢,貧富歸愚盡如此。 安得同遊常樂鄉,縱經劫火無生死。 (見明焦竑《焦氏類林》卷八)。
秋風颯颯鳴條,風月相和寂寥。 黃葉一離一別,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漸出高岸,古木猶依斷橋。 明日行人已遠,空餘淚滴回潮。
京江風靜喜乘流,極目遥瞻萬歲樓。 喜氣蘢葱甘露晚,水烟波淡海門秋。 五年不見鸞臺長,明日將陪兔苑遊。 欲問平臺門下吏,相君還許吐茵不。
片帆西借東風力,回首三山春一色。 何人孤嘯月中聞,知是無塵岩上客。 風山武夷之宗支,千岩萬壑帝所規。 天憐傲吏賜我履,恨不與子相諧嬉。 問法年來定成市,藤蔓遥知罥衣袂。 手攀荔子約同嘗,絕勝林間啄殘柿。
羽毛丹穴種,頭角玉麟兒。
此會從來有故常,湖山歲歲做重陽。 黄花已是鋪三徑,綠酒何妨舉百觴。 小圃晚來堪散步,薄田秋入足充腸。 登臨莫起淒涼歎,且喜成歸老故鄉。
踞坐魚磯上,無心同狎鷗。 敲針漫勞力,故爾投直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