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朝〕 高元裕

中丞爲國拔賢才,寒俊欣逢藻鑑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塞上曲

    胡風略地燒連山,碎葉孤城未下關。 山頭烽子聲聲呌,知是將軍夜獵還。

    戎昱 唐宋诗
  • 別鶴詞送令狐校書之桂府

    海鶴一爲別,高程方窅然。 影搖江漢路,思結瀟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棲紫煙。 含情九霄際,顧侶五雲前。 遐心屬清都,淒響激朱弦。 超遙聞風雨,迢遰各山川。 東南信多水,會合當有年。 雌飛唳冥冥,此意何由傳。

    楊巨源 唐宋诗
  • 和吏部李侍郎見示秋夜望月憶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後行之戲因命僕繼作

    清秋發高興,涼月復閑宵。 光逐露華滿,情因水鏡搖。 同時亦所見,異路無相招。 美景向空盡,歡言隨事銷。 忽聽金華作,誠如玉律調。 南宮尚爲後,東觀何其遼。 名數雖云隔,風期幸未遙。 今來重餘論,懷此更終朝。

    張九齡 唐宋诗
  • 開元寺東池早春

    池水暖溫暾,水清波瀲灩。 簇簇青泥中,新蒲葉如劒。 梅房小白裹,柳彩輕黃染。 順氣草熏熏,適情鷗汎汎。 舊遊成夢寐,往事隨陽焱。 芳物感幽懷,一動平生念。

    白居易 唐宋诗
  • 友人下第因以贈之

    劉毅雖然不擲盧,誰人不道解樗蒲。 黃金百萬終須得,只有挼莎更一呼。

    李遠 唐宋诗
  • 早蟬

    不見上庭樹,日高聲忽吟。 他人豈無耳,遠客自關心。 暫落還因雨,橫飛亦向林。 分明去年意,從此漸聞砧。

    薛能 唐宋诗
  • 嘲飛卿七首 七

    半歲愁中鏡似荷,牽環撩鬢却須磨。 花前不復抱瓶渴,月底還應琢刺歌。

    段成式 唐宋诗
  • 金陵懷古

    恃險不種德,興亡歎數窮。 石城幾換主,天塹謾連空。 御路疊民塚,臺基聚牧童。 折碑猶有字,多記晉英雄。

    王貞白 唐宋诗
  • 深渡驛

    旅泊青山夜,荒庭白露秋。 洞房懸月影,高枕聽江流。 猿響寒巖樹,螢飛古驛樓。 他鄉對搖落,倂覺起離憂。

    張說 唐宋诗
  • 琵琶泓石壁詩刻(按《山西通志》《山右金石記》卷九著錄《》,謂「詩七古一首,見《鳯臺縣志》。」檢《全唐詩》無考卷有權澈五言《題沈黎城》一首。此七古《琵琶泓詩》,蓋未收。)

    咨予白髪年,始佐丹水曲。 夙願解塵組,幸兹洗煩欲。 琵琶翠泓湛且清,屏風畫壁勢相迎。 檉柏颼飀雜風雨,龜龍睗睒游虛明。 北行七里有靈跡,潭中聖字看歷歷。 一符君德應明時,一契吾真誓幽適。 由來此泓□□傳,今夕覩之信可憐。 夷猶頓使宦積薄,日暮濯纓心浩然。 (見乾隆四十八年官刊本《鳯臺縣志》卷十七)(此詩又見胡聘之《山右石刻叢編》卷七,詩題作《琵琶泓作幷序》。 詩前有序,錄如次:「予頃嘗秉憲,負譴而遷,才散數奇,屢移邦國。 爰初至止,即聞有兹勝,迨今一游,果覯殊絕。 澄灣納溜,激射成雷,峭壁迴景,周流如畫,嘉木潛鱗,又不可名也。 北去七里復有石潭焉,潭中有聖字,了了可覩,峰巒相屬,宛似屏障。 閒行其中,潛洞幽窟,信爲靈異。 予超然有獨往之意,而賦是詩。 」詩中有二處稍異。 第六句「相迎」作「相適」,疑誤。 第十五句琵琶泓石壁詩刻「宦積」作「宣清」,疑原應作「宦情」。 )(〖1〗《鳯臺縣志》〖姚學甲等纂修〗卷十九《輯錄部》謂:「唐清九壁詩序石刻在琵琶泓,朝議大夫高平郡別駕權澈詞,錢塘縣尉瑯琊王紓書,天寶五載夏五月二十日。 從末行逆讀自序,其秉憲被譴,來佐丹曲,訪兹勝遊,詩字俱佳。 考天寶五載、元宗丙戌。 權澈名,新舊《唐書》俱不載。 權氏,《宰相世系表》及姓族諸書並無其人,或非天水一族也。 郡人王紓,想以瑯琊地望而係之。 」)。

    權澈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