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春水接遙天,國破君亡不記年。 唯有妖娥曾舞處,古臺寂寞起愁煙。
无
其他无
〔唐朝〕 劉瑤
五湖春水接遙天,國破君亡不記年。 唯有妖娥曾舞處,古臺寂寞起愁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館舍幸相近,因風及病身。 一官雖隔水,四韵是同人。 衰臥朦朧曉,貧居冷落春。 少年無不好,莫恨滿頭塵。
晚來風約半池明,重疊侵沙綠罽成。 不用臨池更相笑,最無根蔕是浮名。
直望漢江三百里,一條如線下洋州。 (以上六題均見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一八三《興元府》)(〖1〗北宋文同《丹淵集》卷十五《崔覲詩》〖原注:大中時人〗:「崔覲者高士,梁州城固人。 讀書不求官,但與耕稼親。 夫婦既已老,左右無子孫。 一日召奴婢,盡以田宅均。 俾之各爲業,不用來相聞。 遂去隱南山,雜跡麋鹿羣。 約曰或過汝,所給爲我陳。 有時携其妻,來至諸人門。 乃與具酒食,嘯詠相歡欣。 山南鄭餘慶,辟之爲參軍。 見趣使就職,漫不知吏文。 已復許謝事,但謂長者云。 補闕王直方,本覲之比鄰。 文宗時上書,召見蒙咨詢。 薦覲有高行,用可追至淳。 詔授起居郎,裒斜走蒲輪。 辭疾不肯至,高風概秋旻。 我昨過其縣,裴回想芳塵。 訪問諸故老,寂無祠與墳。 斯人久不競,薄夫何由敦? 此縣漢唐時,諸公揚清芬。 刻詩子堅廟,來者期不泯。 」按:文同於北宋熙寧六年知漢中府,此詩爲其時作。 詩中保存了一些崔覲事跡的傳聞,故附存之。 )。
一九與二九,相逢不出手。 凍得鴟吻頭,面南看北斗。 諸禪人,曉不曉,地爐火冷莫嫌寒,更有樵夫赤腳走。
叛將闚華日,英臣死節年。 城當勁兵處,人甚綴旒然。 直木摧貪隧,長隄制盜泉。 羯塵雖覆馬,不污沛南天。
創始人何在,空堂草棘侵。 衝門狐竄急,穴柱蠹藏深。 羽化王喬舄,塵昏子賤琴。 獨嗟民困甚,誰繼昔賢心。
病魂招得未渾全,暝倚秋屏豈是禪。 一夢忽成霜蝶去,草深三逕若爲眠。
江湖久客日思家,坐覺微霜上鬢華。 節序又催秋後鴈,風光爭發雨前花。 倦遊已夢莊生蝶,不飲何憂廣客蛇。 怪底朝來衣袖薄,一川白露下蒹葭。
狼籍梅花委道傍,山櫻已復占年光。 簷消積雪時聞滴,衣覆殘爐剩得香。 老馬已衰寧識路,寒龜未死且搘床。 柴荆終日無來客,賴有陶詩伴日長。
桃李擅春事,酴醿爲之殿。 豈不欲周旋,過日如掣電。 大風連三日,吹盡無餘片。 留之豈有策,佇立情眷眷。 空令腸九回,竟欠語一轉。 流年付芳草,樽酒孤勝踐。 鶯聲入碧雲,簾影滿深院。 消摇綠陰間,風流屬團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