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詩三百三首 一三一

〔唐朝〕 寒山

昨日何悠悠,場中可憐許。 上爲桃李徑,下作蘭蓀渚。 復有綺羅人,舍中翠毛羽。 相逢欲相喚,脈脈不能語。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唐享昊天樂 第十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 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 或升或降,惟誠惟質。

    則天皇后 唐宋诗
  • 秋日病中

    析析簷前竹,秋聲拂簟涼。 病加陰已久,愁覺夜初長。 坐拾車前子,行看肘後方。 無端憂食忌,開鏡倍萎黃。

    張祜 唐宋诗
  • 樂遊原春望

    五陵佳氣晚氛氳,霸業雄圖勢自分。 秦地山河連楚塞,漢家宮殿入青雲。 未央樹色春中見,長樂鐘聲月下聞。 無那楊華起愁思,滿天飄落雪紛紛。

    李頻 唐宋诗
  • 比紅兒詩 四十八

    千里長江旦暮潮,吳都風俗尚纖腰。 周郎若見紅兒貌,料得無心念小喬。

    羅虬 唐宋诗
  •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後不相及

    東巖初解纜,南浦遂離羣。 出沒同洲島,沿洄異渚濆。 風煙猶可望,歌笑浩難聞。 路轉青山合,峰廻白日曛。 奔濤上漫漫,積水下沄沄。 倏忽猶疑及,差池復兩分。 離離間遠樹,藹藹沒遙氛。 地上巴陵道,星連牛斗文。 孤狖啼寒月,哀鴻呌斷雲。 仙舟不可見,搖思坐氛氳。

    陳子昂 唐宋诗
  • 長安春日

    浩浩看花晨,六街揚遠塵。 塵中一丈日,誰是晏眠人。 御柳舞着水,野鸎啼破春。 徒云多失意,猶自惜離秦。

    曹松 唐宋诗
  • 七言傷大和上

    大師慈育契圓空,遠邁傳燈照海東。 度物草(寸)籌盈石室,散流佛戒紹遺蹤。 化畢分身歸淨國,娑婆誰復爲驗龍? (驗龍,汪向榮校注本《唐大和上東征傳》據日本觀智院本改爲「驅龍」。 )(按詩題下原署「傳燈賢大法師大僧都沙門釋法進」十四字。 詩亦見《唐大和上東征傳》。 又按鑒真亡後,唐高鶴林亦曾作五言詩一首以悼之,詩亦載《唐大和尚東征傳》。 高爲唐肅宗、代宗朝人,官都虞候冠軍大將軍試太常卿上柱國,因出使日本國,欲順訪東渡僧鑒真,至則鑒真已先亡故,詩蓋寄懷傷之意也。 上野河世寧已收入《全唐詩逸》,兹不再錄。 )。

    法進 唐宋诗
  • 又次韻馮文度春晚二首 其二

    春到窮簷分外和,典衣日日飲無何。 未陪蠟屐尋幽樂,已覺詩囊得句多。 頗喜醉鄉無畔岸,從教平地有風波。 脫巾露頂君休問,倦客塵冠底用峨。

    陳棣 唐宋诗
  • 泗州畫贊

    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寶塔接群品。 塔今敗壞成微塵,隨意分身無不在。 我觀世間有爲法,無常遷變同一空。 假饒建塔如恒沙,未有不歸幻滅者。 豈惟淮塔有興廢,阿育王造亦非堅。 菩薩應感常現世,不隨寶塔俱存亡。 耕雨穫晴長淮風,普爲眾生作饒益。 我今繪此應感象,常以正念爲皈依。 於此員光一尋中,而興七級浮屠想。 正念皈依無間斷,普願菩薩常感通。 洪鍾小大隨叩鳴,所求所請皆如意。

    林之奇 唐宋诗
  • 頌古九十八首 其二一

    本自一身光大,妄認虛空捏怪。 智者無欠無餘,愚者輪劫還債。

    釋印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