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留別忠州故人

〔唐朝〕 靈一

一身無定處,萬里獨銷魂。 芳草迷歸路,春流滴淚痕。 幾時休旅食,何夜宿江村。 欲識相思苦,空山啼暮猨。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閨人贈遠五首 二

    遠戍功名薄,幽閨年貌傷。 妝成對春樹,不語淚千行。

    王涯 唐宋诗
  • 池州送孟遲先輩

    昔子來陵陽,時當苦炎熱。 我雖在金臺,頭角長垂折。 奉披塵意驚,立語平生豁。 寺樓最鶱軒,坐送飛鳥沒。 一罇中夜酒,半破前峰月。 烟院松飄蕭,風廊竹交戛。 時步郭西南,繚徑苔圓折。 好鳥響丁丁,小溪光汃汃。 籬落見娉婷,機絲弄啞軋。 烟濕樹姿嬌,雨餘山態活。 仲秋往歷陽,同上牛磯歇。 大江吞天去,一練橫坤抹。 千帆美滿風,曉日殷鮮血。 歷陽裴太守,襟韻苦超越。 鞔鼓畫麒麟,看君擊狂節。 離袖颭應勞,恨粉啼還咽。 明年忝諫官,綠樹秦川闊。 子提健筆來,勢若夸父渴。 九衢林馬撾,千門織車轍。 秦臺破心膽,黥陣驚毛髪。 子既屈一鳴,余固宜三刖。 慵憂長者來,病怯長街喝。 僧爐風雪夜,相對眠一褐。 暖灰重擁瓶,曉粥還分鉢。 青雲馬生角,黃州使持節。 秦嶺望樊川,秖得回頭別。 商山四皓祠,心與樗蒲說。 大澤蒹葭風,孤城狐兔窟。 且復考詩書,無因見簪笏。 古訓屹如山,古風冷刮骨。 周鼎列瓶罌,荆璧橫拋摋。 力盡不可取,忽忽狂歌發。 三年未爲苦,兩郡非不達。 秋浦倚吳江,去檝飛青鶻。 溪山好畫圖,洞壑深閨闥。 竹岡森羽林,花塢團宮纈。 景物非不佳,獨坐如韝紲。 丹鵲東飛來,喃喃送君札。 呼兒旋供衫,走門空踏襪。 手把一枝物,桂花香帶雪。 喜極至無言,笑餘翻不悅。 人生直作百歲翁,亦是萬古一瞬中。 我欲東召龍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蓬萊頂上斡海水,水盡到底看海空。 月於何處去,日于何處來? 跳丸相趁走不住,堯舜禹湯文武周孔皆爲灰。 酌此一杯酒,與君狂且歌。 離別豈足更關意,衰老相隨可奈何。

    杜牧 唐宋诗
  • 望遠

    門前通大道,望遠上高臺。 落日人行盡,窮邊信不來。 還聞戰得勝,未見敕招回。 却入機中坐,新愁織不開。

    杜荀鶴 唐宋诗
  • 上洞山頌

    何代隱荒丘,茅堂獨寢幽。 隨緣三事衲,頓覺萬緣休。 貌古因持戒,身貧爲少求。 吾師登鳥量,物外絕追遊。 (《天聖廣燈錄》卷十二)。

    慧寂 唐宋诗
  • 王良百一歌 齒歲 七

    𮪃牙初出肉,俗言五六春。 至老或不生,須憑區臼真。 (以上均見宛委山堂本《說郛》弓一○七徐成《相馬書》)(〖1〗《舊唐書·經籍志》子部農家類著錄:「《相馬經》,又二卷,徐成等撰。 」)(〖2〗《新唐書·藝文志》子部農家類著錄:「徐成等《相馬經》二卷。 」〖3〗《太平御覽》卷八九六引《伯樂相馬經》云:「江淮津督徐成字子長,兄弟蒙寵於府君,治馬方以報,千金不傳,號《淮津方》。 」〖4〗今人王毓瑚《中國農學書錄》云:「據現有的線索推測,〖徐成〗極可能是唐代人。 《說郛》收的有一種徐咸的《相馬書》,『咸』、『成』二字字形相近,或者就是此書。 」今按:《鄭堂讀書記補逸》謂徐咸爲宋人,今人編《中國叢書綜錄》從之。 核以文獻,尚無明證。 《說郛》收此書於陸龜蒙《耒耜經》、傅肱《蟹譜》之間,卷首署「代郡徐咸」,不言時代。 「代郡」非宋時地名。 兩《唐志》既已著錄此書,其時代當在開元以前。 《伯樂相馬經》見載於《隋書·經籍志》五行類,《舊唐志》錄此書於隋諸葛穎之前,據此二證,頗疑成爲隋前人。 但《隋志》不錄此書,至《舊唐志》始見收,終不能排除其爲唐人的可能性。 今收入先宋詩,以俟考定。 )。

    徐成 唐宋诗
  • 寄婺州歐卿德孺

    醉翁遺迹遍江湖,何事東遊不到吳。 遂使山川有遺恨,却看孫子步清塗。 沈郎带減傳千古,婺女星高近六符。 簪筆便當歸從上,蓋藍鞍錦照天衢。

    朱翌 唐宋诗
  • 呈時宰二首 其二

    不毛山海盡梯航,德洽重熙聖祚昌。 萬國鼎新周禮樂,千官星拱舜衣裳。 惠霑圜土恩波闊,德及昆蟲化日長。 天地至和昭感格,比聞甘露降番陽。

    曹勛 唐宋诗
  • 陳晞顔獲玉兔甚奇邀予賦詩

    一氣散萬有,飛潜異形姿。 烏鵠自昔然,羽翼不可移。 穎也衣褐徒,斕斑廼其宜。 今茲獨何事,皓皓涅不淄。 毳毛玉雪如,整整機上絲。 無乃真得僊,傳載非詭辭。 騎蟾入廣寒,成此一段奇。 長生侶素娥,不受塵土羈。 祇應得得來,隱見必其時。 往牒紀創見,奕奕登瑞旗。 退之號崛强,雄誇見文詞。 君侯過人行,精神動皇祇。 屢供平反笑,長詠南陔詩。 異物自來馴,不起山林思。 霜月照庭戶,晴雲點階墀。 致此非好玩,於焉卜期頤。 上堂問起居,秀色增兩眉。

    曾協 唐宋诗
  • 戲呈趙舜臣覓酒二首 其一

    畢君甕下幾成縛,屈子江邊又獨醒。 頼有東陽賢府主,不嫌馳騎送寒廳。

    姜特立 唐宋诗
  • 隆興改元初余爲永嘉監倉時登忠義堂覩顔魯公像知其裔家是邦今閲一紀沿檄莆中遇軍事判官邵即其人也因請觀常山平原二像并大曆顥會昌嗣二誥爲賦長句

    明皇不識顔平原,我觀舊史心慨然。 天寶末年事大錯,邊將騁兵相盜權。 忽聞漁陽鼓鼙震,二十四郡城無堅。 霓裳驚破西行蜀,妃子倉皇死馬前。 常山平原乃昆弟,屹立砥柱摧腥羶。 土門既失陷河朔,天津罵賊鬚髮拳。 嗣皇靈武實草創,獨坐鶚立中興年。 尚書累月家食粥,諸將列屋羅妖妍。 嗚呼千載慕廉藺,曹蜍李志如九泉。 莆陽幕府東嘉客,飽聞裔孫家好賢。 錦囊重覩忠義像,再拜恨不爲執鞭。 輕綃盈幅凜生面,髣髴冠劍躋凌煙。 况藏二誥墨色古,吾宗贊皇相業傳。 憐君爲米走塵土,七十青衫雪滿顛。 乃祖精爽跨箕尾,寄書入洛逢飛僊。

    李洪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