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寂無機,塵塵祖佛師。 日明庭砌暖,霜苦藥苗衰。 汲水和煙酌,栽松帶雪移。 好聽玄旨處,猨嘯嶺南枝。
无
其他无
〔唐朝〕 常達
真性寂無機,塵塵祖佛師。 日明庭砌暖,霜苦藥苗衰。 汲水和煙酌,栽松帶雪移。 好聽玄旨處,猨嘯嶺南枝。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薙草開三徑,巢林喜一枝。 地寬留種竹,泉淺欲開池。 紫閣當疎牖,青松入壞籬。 從今安僻陋,蕭相是吾師。
前賢功及物,禹後杳難儔。 不改古今色,平分南北流。 寒衝山影岸,清繞荻花洲。 盡是朝宗去,潺潺早晚休。
紅桃處處春色,碧柳家家月明。 樓上新妝待夜,閨中獨坐含情。 芙蓉月下魚戲,螮蝀天邊雀聲。 人世悲歡一夢,如何得作雙成。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見廖侁撰、李沖昭述《南獄小錄》。 南京圖書館藏手鈔本。 )(〖1〗《南嶽小錄·九真觀》條:唐開元年間,有王天師仙喬。 初,天師爲行者,道性沖昭,有非常之志。 因將嶽中茶二百餘串,直入京國,每攜茶器於城門內施茶。 忽一日,遇高力士,見而異之,問其所來。 乃曰:「某是南嶽行者,今爲本住九真觀殿宇破落,特將茶來募施主耳。 」於是力士上聞,玄宗召見,嘉歎久之,問曰:「爾有願否? 」對曰:「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 」〖《藝海珠塵》、《四庫全書》本「南嶽小錄」,此二句前皆有「願」字。 〗上深加禮焉,俾於內殿披度,厚與金帛建置,令歸嶽中修剙觀宇,不數年而完全。 道行愈高,聲流上國,尋有詔封爲天師,乾元二年三月三十日得道。 )。
望中旌斾忽繽紛,疑是橫行出塞軍。 猛焰燎空欺落日,狂煙遮野截歸雲。 莫嫌牛馬皆妨牧,須喜狐狸盡喪羣。 只恐風驅上山去,虛教玉石一時焚。
側徑轉青壁,危梁透滄波。 汗流出鳥道,膽碎窺龍渦。 驟雨暗谿口,歸雲網松蘿。 屢聞羌兒笛,厭聽巴童歌。 江路險復永,夢魂愁更多。 聖朝幸典郡,不敢嫌岷峨。
劇談世事灞河濱,奇骨瓌姿兩絕倫。 却訝秦無豪傑至,坐中捫蝨定何人。
晚矣吾身未乞閒,如公尺一合徵還。 高標迥立風塵表,秀句喧傳字宙間。 誰和陽春仍白雪,我知流水與高山。 歸歟已熟他時路,直北龍溪一二灣。
祇箇普菴純寶貝,妙慧莊嚴真暢快。 無門爲戶到人稀,萬里神光圓頂蓋。 非相身,無不在,體露堂堂聲色外。 世間夢幻曷能隨,超出世間那肯愛。 絕意識,無眼界,浄名卧疾瞿曇解。 指權就實度眾生,勿謂古賢來捏怪。 悟普菴,本無壞,空劫有窮渠自在。 四生六道豈相干,物我兼忘心唯最。 無有無,內非內,海印發光誰敢對。 森羅萬象普菴收,絕待靈明全體會。 忘能所,勿知解,瓦礫真金誰敢買。 若還不是老胡來,覿面難逢輪劫肯。 雪齊腰,求教誨,得旨忘言轉不退。 百鍊金剛無孔鎚,要斷龜毛兔角罪。 如意珠,我今解,剎剎塵塵鋪障昧。 一毫端量大千輝,爍破無明生死袋。
白巾對紅艷,哀樂自不同。 緬彼古之人,拔去禮法中。 親喪至嘔血,悲涕固無從。 不哭即飲酒,陶然醉爲鄉。 吾愛蒙莊子,鼓盆歌慨慷。 吾笑潘河陽,忍淚賦悼亡。 自古皆有死,生滅固其常。 生也根一氣,死焉歸渺茫。 鍾情雖我輩,達節聖所臧。 且日飲無何,久久永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