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牛沙上鬬百草,鉏隴老人又太老。 薄煙漠漠覆桑棗,戴嵩醉後取次掃。
无
其他无
〔唐朝〕 貫休
拋牛沙上鬬百草,鉏隴老人又太老。 薄煙漠漠覆桑棗,戴嵩醉後取次掃。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閣前下馬思裴回,第二房門手自開。 昔爲白面書郎去,今作蒼鬚贊善來。 吏人不識多新補,松竹相親是舊栽。 應有題牆名姓在,試將衫袖拂塵埃。
東方曨曨車軋軋,地色不分新去轍。 閨門半掩窗半空,斑斑枕花殘淚紅。 君心若車千萬轉,妾身如轍遺漸遠。 碧川迢迢山宛宛,馬蹄在耳輪在眼。 桑間女兒情不淺,莫道野蠶能作繭。
高居在幽嶺,人得見時稀。 寫籙扃虛白,尋僧到翠微。 掃壇星下宿,收藥雨中歸。 從服小還後,自疑身解飛。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西塞山高截九垓,讖謠終日自相催。 武昌魚美應難戀,曆數須歸建業來。
田園臨漢水,離亂寄隨關。 今日煙塵盡,東西又未還。 長亭百越外,孤櫂五湖間。 何處遊芳草,雲門千萬山。
敦煌數度訪來人,握手千回問懿親。 蓬轉已聞過海畔,莎居見說傍河津。 戎庭事事皆違意,虜口朝朝計苦辛。 縲紲儻逢恩降日,宿心言豁(原作「豁」)在他辰。
朝披夢澤雲(甲、乙、戊本作「雲夢澤」),笠釣青茫茫。 尋絲(甲作「流」、乙作「綠」)得雙鯉,中有三(乙作「二」)元章。 篆字若丹蛇,逸(乙作「遶」)勢如飛翔。 歸來問天老(甲、戊作「姥」)奧(甲、戊作「妙」)義不可量。 金刀(甲作「刃」)割青素(甲作「紫」),靈文爛煌煌。 嚥(甲、戊作「燕」)服十二環(戊作「鐶」),奄(甲、戊作「想」)見仙人房。 暮跨(丙作「騎」)紫鱗(丙作「麟」)去,海氣侵肌凉。 龍子善(戊作「喜」)變化,化作梅花妝。 贈(甲、戊作「遺」)我纍纍(乙作「疊疊」)珠,靡靡(甲作「非」)明月光。 勸我穿絳(乙作「絡」)縷(甲、戊作「樓」),繫作裙(戊、丁作「裾」)間襠(甲作「當」,戊作「璫」)。 挹(甲、戊作「揖」)子(甲作「予」,丁戊作「余」)以攜(甲作「疾」,乙作「詞」,丁、戊作「辭」)去,談笑聞遺(甲、乙、戊作「餘」)香。 (按:《全唐詩》卷一八五據《王直方詩話》錄「房」、「涼」、「光」三韻,《全唐詩續補遺》卷四錄「茫」、「涼」二韻。 )。
憶昨同渠離汝水,而今先我至天台。 後生乍轉通身句,悔不當初與道來。
殷殷雷繞村,淅淅雨鳴砌。 禽魚各自適,草木亦得意。 顧此庵中人,老病獨憔悴。 飯遲每懶索,兀兀方坐睡。 平生飽憂患,性命已屢試。 但得過今朝,明日可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