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勢嶮於峰,金流斷竹風。 萬方應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煩蒸瀑布紅。 恩多是團扇,出入畫屏中。
无
其他无
〔唐朝〕 齊己
雲勢嶮於峰,金流斷竹風。 萬方應望雨,片景欲焚空。 毒害芙蓉死,煩蒸瀑布紅。 恩多是團扇,出入畫屏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龍池初出此龍山,常經此地謁龍顏。 日日芙蓉生夏水,年年楊柳變春灣。 堯壇寶匣餘煙霧,舜海漁舟尚往還。 願似飄颻五雲影,從來從去九天間。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雲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酒釅春濃瓊草齊,真公飲散醉如泥。 朱輪軋軋入雲去,行到半天聞馬嘶。
柱下雖爲史,臺中未是官。 何時聞必也,早晚見任端。
五月五日日亭午,獨自騎驢入山隝。 來到君家不見君,下驢倚杖叩君戶。 驚起山童開山扉,黃犬摇尾銜人衣。 試問先生住何處,云入山中采紫薇,平明一去今未歸。 引我池中看釣磯,池中數箇白鷗兒,見人慣後癡不飛。 待君歸來君未歸,卻復騎驢下翠微。 (見仁和張大昌輯《臨平記補遺》卷四。 )(《全唐詩續補遺》卷六據《咸淳臨安志》卷九五《紀遺》收此詩,題作《謁丘真人不遇》,今刪彼存此,錄其異文如次:「亭午」作「卓午」,「入山」作「上山」,「歸來」作「君歸」。 )(〖1〗《臨平記補遺》:「曲園先生曰:『沈〖沈謙〗記於唐人贈邱丹詩悉錄之,而失錄此詩。 按此詩見宋陳郁《藏一話腴》,云「邱本唐人,棄官學道於此,顧況訪之」云云。 有詩無題。 姑據《話腴》題爲《訪邱員外丹》,未知原題云何也。 』」)。
平生中表最情親,浮世那堪聚散頻。 謝眺却吟歸省閣,劉楨猶自臥漳濱。 舊游半是前生事,要路多達後進人。 且喜新吟報強健,明年相望杏園春。 (《徐公文集》卷三。 )(按:《徐公文集》卷三收《表弟包穎見寄》,爲包穎寄徐鉉之作;其次爲和詩一首,爲徐鉉和包穎之作。 《全唐詩》誤以包穎詩收徐鉉名下,而以徐和詩錄歸包穎名下。 今爲分別移正之。 此則參《文史》二十五輯曹汛先生文。 )。
將軍少年出武威,入掌銀臺護紫微。 平明拂劒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歸。 愛子臨風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羅衣。 疇昔雄豪如夢裏,相逢且欲醉春暉。
六駁食猛虎,恥從駑馬羣。 一朝長鳴去,矯若龍行雲。 壯士懷遠略,志存解世紛。 周粟猶不顧,齊珪安肯分。 抱劍辭高堂,將投崔冠軍。 長策掃河洛,寧親歸汝墳。 當令千古後,麟閣著奇勳。
京口潮來曲岸平,海門風起浪花生。 人行沙上見日影,舟過江中聞櫓聲。 芳草遠迷揚子渡,宿烟深映廣陵城。 游人鄉思應如橘,相望須含兩地情。
握臂苦愔愔,蒼華倦晝簪。 悟非蘧瑗早,達想凈名深。 齊鹿閑三㰅,仙圖戲一禽。 獨應吳客問,眉宇識侵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