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頂危臨海,丹霞裏石橋。 曾從國清寺,上看月明潮。 好鳥親香火,狂泉噴泬寥。 欲歸師智者,頭白路迢迢。
无
其他无
〔唐朝〕 齊己
華頂危臨海,丹霞裏石橋。 曾從國清寺,上看月明潮。 好鳥親香火,狂泉噴泬寥。 欲歸師智者,頭白路迢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蜀主窺吳幸三峽,崩年亦在永安宮。 翠華想像空山裏,玉殿虛無野寺中。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
白馬羽林兒,揚鞭薄暮時。 獨將輕騎出,暗與伏兵期。 雨雪移軍遠,旌旗上壠遲。 聖心戎寄重,未許讓恩私。
謝朓懷西府,單車觸火雲。 野蕉依戍客,廟竹暎湘君。 夢渚巴山斷,長沙楚路分。 一杯從別後,風月不相聞。
竹亭人不到,新笋滿前軒。 乍出真堪賞,初多未覺煩。 成行齊婢僕,環立比兒孫。 驗長常攜尺,愁乾屢側盆。 對吟忘膳飲,偶坐變朝昏。 滯雨膏腴濕,驕陽氣候溫。 得時方張王,挾勢欲騰騫。 見角牛羊沒,看皮虎豹存。 攢生猶有隙,散布忽無垠。 詎可持籌算,誰能以理言。 縱橫公占地,羅列暗連根。 狂劇時穿壁,橫強幾觸藩。 深潛如避逐,遠去若追奔。 始訝妨人路,還驚入藥園。 萌芽防寖大,覆載莫偏恩。 已復侵危砌,非徒出短垣。 身寧虞瓦礫,計擬揜蘭蓀。 且歎高無數,庸知上幾番。 短長終不校,先後竟誰論。 外恨苞藏密,中仍節目繁。 暫須廻步履,要取助盤飧。 穰穰疑翻地,森森競塞門。 戈矛頭戢戢,蛇虺首掀掀。 婦懦咨料揀,兒癡謁盡髠。 侯生來慰我,詩句讀驚魂。 屬和才將竭,呻吟至日暾。
淒風淅瀝飛嚴霜,蒼鷹上擊翻曙光。 雲披霧裂虹蜺斷,霹靂掣電捎平岡。 砉然勁翮翦荆棘,下攫狐兔騰蒼茫。 爪毛吻血百鳥逝,獨立四顧時激昂。 炎風溽暑忽然至,羽翼脫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爲患,一夕十顧驚且傷。 但願清商復爲假,拔去萬累雲間翔。
鬼谷還成道,天台去學仙。 行應松子化,留與世人傳。 此地煙波遠,何時羽駕旋? 當須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傍窺盛德與高節,緬想應無前後人。 講論參同深到骨,停騰姹女立成銀。 棊功過却楊玄寶,易義精於梅子真。 朱紫侯門猶不見,可知岐路有風塵。
曾袖篇章謁長卿,今來附鳳事何榮。 星臨南省陪仙步,春滿東朝接珮聲。 談笑不拘先後禮,歲寒仍契子孫情。 龍墀仗下天街暖,共看圭峰並馬行。
詩爲儒者禪,此格的惟仙。 古雅如周頌,清和甚舜弦。 冰生聽瀑句,香發早梅篇。 想得吟成夜,文星照楚天。
人人來問此中妙,懷素自云初不知。 (見明汪珂玉《汪氏珊瑚網法書題跋》卷二《藏真草書清淨經》附劉世昌跋引)(按:《全唐詩》卷八○八收懷素詩二首,傳云:「懷素,京兆人,從玄奘法師出家,上元三年,詔住西太原寺,尋歸西京。 以草書名。 」此傳實將同名之另一僧事跡誤入。 玄奘法嗣懷素,事跡詳《開元釋教錄》卷九,《宋高僧傳》卷十四,精於四分律,未聞其能詩善書。 所收二詩,皆以草書名世之長沙僧懷素作。 《題張僧繇醉僧圖》,出《圖畫見聞志》卷五:「又僧繇曾作《醉僧圖》傳於世,長沙僧懷素有詩云〖略。 〗」又米芾《書史》云:「懷素草書『祝融高座對寒峰』綠絹帖兩行,此字最佳,石紫微常刻石。 」所引一句,即《寄衡嶽僧》之首句。 《沅湘耆舊集》卷十收二詩歸長沙草書僧,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