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 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下重相顧,豔態花無主。 手中蓮鍔凜秋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帳中草草軍情變,月下旌旗亂。 褫衣推枕愴離情,遠風吹下楚歌聲,正三更。 撫騅欲下重相顧,豔態花無主。 手中蓮鍔凜秋霜,九泉歸去是仙鄉,恨茫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提筐紅葉下,度日采蘼蕪。 掬翠香盈袖,看花憶故夫。 葉齊誰復見,風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顏與昔殊。
峽口巴江外,無風浪亦翻。 蒹葭新有雁,雲雨不離猨。 行客思鄉遠,愁人賴酒昏。 檀郎好聯句,共滯謝家門。
晚坐松簷下,宵眠竹閣間。 清虛當服藥,幽獨抵歸山。 巧未能勝拙,忙應不及閑。 無勞別修道,即此是玄關。
蘇武節旌盡,李陵音信稀。 花當隴上發,人向隴頭歸。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遶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憶得前年君寄詩,海邊三見早梅詞。 與君猶是海邊客,又見早梅花發時。
袁自陳分,初尚蹇連(方云:作「連連」)。 越秦造漢,博士發論。 司徒任德,忍不錮人。 收功厥後,五公重尊。 晉氏于南,來處華下。 鴻臚、孝侯,用適操捨。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 當陽耽經,唯義之畏。 石州烈烈,學專春秋。 懿哉咸寧,不名一休。 趨難避成,與時泛浮。 是生孝子,天子之宰,出把(或作「祀」、或作「持」)將符,羣(或作「郡」)州承楷。 數(或作「教」)以立廟,祿以備器。 由曾及考,同堂異置。 栢版松楹,其筵(或作「業」)肆肆。 維袁之廟,孝孫之爲。 順勢即宜,以諏以龜。 以平其巇,屋牆持持。 孝孫來享,來拜廟庭。 陟堂進室,親登籩鉶。 肩臑胉骼,其樽玄清。 降登受胙,于慶爾(方作「示」,非是)成。 維曾維祖,維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報以祗。 凡我有今,非本曷思。 刻詩牲繫(或作「繫牲」),維以告之。 (同前書卷二七)。
南海陰(或作「之」)墟,祝融之宅,即祀于旁。 帝命南伯:「吏惰不躬,正自令公,明用享錫,右(《唐文粹》作「祐」)我家邦。 」惟明天子,惟慎厥使,我公在官,神人致喜。 海嶺之陬,既足既濡,胡不均弘,俾執事樞。 公行勿遲,公無遽歸。 匪我私公,神人具依。 (同前書卷三一,校以《唐文粹》卷五十所錄示)(〖1〗清陸耀遹《金石續編》卷七據石刻錄此碑,題作《南海廣利王碑》,云碑在廣州府,元和十五陳諫書。 按:就常理言,碑末所附韻文或稱銘,或稱頌,稱詩者較少見。 然韓愈性好奇,碑末附詩,不止一見。 碑文云:「咸願刻廟石以著厥美而繫以詩。 乃作詩曰〖略〗。 」各本《韓集》、清人所錄石刻、《文苑英華》卷八七九、《唐文粹》等所載碑文,均作詩而不作銘,故仍錄出之。 )。
蘭膏新沐雲鬢滑,寶釵斜墜青絲髮。
日之外,有耳兩邊生。 必有和通同好事(辛本、川本作「善」,京本作「同通好喜」),兩軍不戰結歡欣(京本作「情」),四海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