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雨時復滴,寺門清且涼。 此心竟誰證,回憩支公牀。 壁畫感靈跡,龕經傳異香。 獨遊寄象外,忽忽歸南昌。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國輔
松雨時復滴,寺門清且涼。 此心竟誰證,回憩支公牀。 壁畫感靈跡,龕經傳異香。 獨遊寄象外,忽忽歸南昌。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孤劒鋒刀澀,猶能神彩生。 有時雷雨過,暗吼闐闐聲。 主人閟靈寶,畏作升天行。 淬礪當陽鐵,刻爲干鏌名。 遠求鸊鵜瑩,同用玉匣盛。 顏色縱相類,利鈍頗相傾。 雄爲光電烻,雌但深泓澄。 龍怒有奇變,青蛇終不驚。
莊生齊物同歸一,我道同中有不同。 遂性逍遙雖一致,鶯凰終挍勝蛇蟲。
穠華自古不得久,況是倚春春已空。 更被夜來風雨惡,滿階狼籍沒多紅。
萬里重山遶福州,南橫一道見溪流。 天邊飛鳥東西沒,塵裏行人早晚休。 曉日青山當大海,連雲古塹對高樓。 那堪望斷他鄉目,只此蕭條自白頭。
扁舟倦行役,寂寂宿江干。 半夜風雷過,一天星斗寒。 潮平沙觜沒,霜苦鴈聲殘。 漁父何疎逸,扣舷歌未闌。
吾友駐行輪,遲遲惜上春。 東西出餞路,惆悵獨歸人。 歡會期他日,驅馳恨此身。 須知貢公望,從此願相因。
玉房花洞接三清,謾指羅浮是去程。 龍馬便攜笻竹杖,山童常使茯苓精。 曾教莊子拋卑吏,却喚軒皇作老兄。 再見先生又何日,只應頻夢紫金城。 (《鑑誡錄》五《禪月吟》)。
紫霞儛玄空,神風無綱領。 歘然滿八區,祝爾豁虛靜。 八窗無常朗,有冥亦有炅。 洞觀三丹田,寂寂生形景。 凝神挻相遇,雲姿卓鑠整。 愧無郢石運,蓋彼自然穎。 勤密攝生道,泄替結災眚。 靈期自有時,攜袂乃俱上。 (以上均見《雲笈七籤》卷九六。 )(按:以上諸詩,《雲笈七籤》未云出處,今考應出《南嶽魏夫人傳》。 檢顏真卿《文忠集》卷九《晉紫虛元職工領上真司命南嶽夫人魏夫人仙壇碑銘》云:「于是西王母擊節而歌。 歌畢,馮雙禮珠彈雲璈而答歌,餘真人各歌。 」《太平廣記》卷五八《魏夫人》條引《集仙錄》及《本傳》云:「于是四真吟唱,各命玉女,彈琴擊鐘吹簫,合節而發歌。 ……是時太極真人命北寒玉女宋聯消,彈九氣之璈,青童命東華玉女煙景珠,擊西盈之鐘。 暘谷神王命神林玉女賈屈廷,吹鳳唳之簫,青虛真人命飛玄玉女鮮于虛,拊九合玉節。 太極真人發《排空之歌》,青童吟『太霞』之曲,神王諷『晨啓』之章,清虛詠『駕飈』之詞。 ……王母擊節而,三元夫人彈雲璈而答歌,餘真各歌。 」魏夫人,傳爲西晉時人,陶弘景《真誥》已載其事,惟較簡略。 晉范邈撰《南真傳》,今不存。 《太平廣記》所錄《本傳》,據陳國符先生《道藏源流考》考證,應即《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之項宗《紫虛元君魏夫人內傳》之節文。 參以顏《碑》所云,其說可信。 項宗,陳考爲唐人。 《雲笈七籤》所據,當即項宗之書,《太平廣記》刪去諸詩,猶錄存之,較可寶惜。 )。
神道本無已,成化亦自然。 君居寥天上,德在玉華泉。 真遊踐王豫,永日遲雲仙。 表微在營道,明祀將祈年。 靈山俯新邑,松上生彩煙。 豈知穆天子,遠去瑤池邊。
噫吁戲!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猨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峯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砅厓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爲乎來哉!劒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爲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 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云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