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鶴望碧霄,無風亦自舉。 單飛後片雲,早晚及前侶。
无
其他无
〔唐朝〕 錢起
田鶴望碧霄,無風亦自舉。 單飛後片雲,早晚及前侶。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頭。 林園四鄰好,風景一家秋。 門閉深沈樹,池通淺沮溝。 拔青松直上,鋪碧水平流。 籬菊黃金合,窗筠綠玉稠。 疑連紫陽洞,似到白蘋洲。 僧至多同宿,賓來輙少留。 豈無詩引興,兼有酒銷憂。 移榻臨平岸,攜茶上小舟。 果穿聞鳥啄,萍破見魚遊。 地與塵相遠,人將境共幽。 汎潭菱點鏡,沈浦月生鉤。 廚曉煙孤起,庭寒雨半收。 老飢初愛粥,瘦冷早披裘。 洛下招新隱,秦中忘舊遊。 辭章留鳳閤,班籍寄龍樓。 病愜官曹靜,閑慙俸祿憂。 琴書中有得,衣食外何求。 濟世才無取,謀身智不周。 應須共心語,萬事一時休。
東溟兩度作塵飛,一萬年來會面稀。 千樹棃花百壺酒,共君論飲莫論詩。
聞君招隱地,髣髴武陵春。 緝芰知還楚,披榛似避秦。 崩查年祀積,幽草歲時新。 一謝滄浪水,安知有逸人。
高秋水村路,隔岸見人家。 好是經霜葉,紅於帶露花。 臨罾魚易得,就店酒難賒。 吟興胡能盡,風清日又斜。
(案《全唐詩》無王梵志詩,生平事跡不可考。 《太平廣記》所載,神誕不可信。 劉復《燉煌掇瑣》據巴黎國家圖書館藏二七一八號燉煌卷子錄出梵志詩一卷,另以三二六六號殘卷校之。 今即自劉本錄出,而取鄭振鐸本《梵志詩拾遺》補其缺。 〖王梵志詩卷子原爲三卷,上所云即其首卷,二卷今佚,三卷胡適藏之。 關本《拾遺》,即三卷中一部分。 〗此外余又見唐釋皎然《詩式》及宋陳巖肖《庚溪詩話》引梵志詩各一首,今幷錄附於後。 〖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四云與伯二七一八卷同一系統的敦煌卷子共有十二本。 今即據其所錄,幷參據今人增校意見,作出校記。 今人校訂意見皆據郭在貽《王梵志詩彙校》。 〗)。
積善山中僧,有膽如天大。 敢持居士書,來覓空上座。 跨門不肯休,著了方知道。 歸語晉江人,大蟲裹紙帽。
聲繁知併舉,陣急想斜分。 臆飽江南稻,身隨代北雲。 足書煩遠寄,箭道怯虛聞。 口噤悲黄鵠,相望不及羣。
暮林棲鳥各深枝,燕子知巢觸幔飛。 倘有三椽今已去,不關五斗解忘歸。
劉子過逢二十年,別來風月幾千篇。 黄金賣盡延賓友,囊底何須看一錢。
小繖障羞去復回,蔣山寺裏看花開。 摩挲拄杖君隨我,遮莫松間喝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