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愛水石奇,不厭湖畔行。 每登曲石鳧,則有遠興生。 𢼨差半湖□,宛若龍象形。 又如瑯琊臺,□盤枕滄溟。 醉人入島來,將醉強爲醒。 扣船復搖棹,學歌漁父聲。 呼我上酒船,更深江海情。
无
其他无
〔唐朝〕 無名氏
爲愛水石奇,不厭湖畔行。 每登曲石鳧,則有遠興生。 𢼨差半湖□,宛若龍象形。 又如瑯琊臺,□盤枕滄溟。 醉人入島來,將醉強爲醒。 扣船復搖棹,學歌漁父聲。 呼我上酒船,更深江海情。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儒釋偶同宿,夜窗寒更清。 忘機於世久,晤語到天明。 月倒高松影,風旋一磬聲。 真門猶是幻,不用覺浮生。
高情不與俗人知,耻學諸生取桂枝。 荀宋五言行世早,巢由三詔出溪遲。 操心已在精微域,落筆皆成典誥詞。 一鶚難成燕雀伍,非熊本是帝王師。 賢臣雖蘊經邦術,明主終無諫獵時。 莫道百僚憂禮絕,兼聞七郡怕天移。 直緣材力頭頭贍,專被文星步步隨。 不信重言通造化,須臾便可變榮衰。
春風昨夜到榆關,故國煙花想已殘。 少婦不知歸不得,朝朝應上望夫山。
龍華咫尺斷來音,日夕空馳詠德心。 禪月字清師號別,壽春詩古帝恩深。 畫成羅漢驚三界,書似張顛直萬金。 莫倚名高忘故舊,曉晴閑步一相尋。
文章漫道能吞鳳,杯酒何曾解喫魚。 今日梓州張社會,應須遭這老尚書。
雪盡銅駝路,花照石崇家。 年光開柳色,池影汎雲華。 賞洽情方遠,春歸景未賒。 欲知多暇日,尊酒漬澄霞。
承化來中國,朝天是外臣。 異才誰作侶,孤嶼自爲鄰。 鴈塔歸殊域,鯨波涉巨津。 他年續僧史,更載一賢人。 (同前)(按:朱千乘等五人送空海歸國詩五首,均錄自張步雲《唐代逸詩輯存》。 )。
雨隨青嶂合,雲拂畫旗來。 (見《淳熙三山志》卷八、《閩都記》卷十一)(〖1〗《淳熙三山志》云:「今詩牌在聖泉。 」同作者爲張仲方、李貽孫、彭城三人,《全唐詩》僅收仲方詩。 )。
晴望東溟小,夜觀南斗長。 (見《吟窗雜錄》卷十三王夢簡《進士王氏詩要格律》。 )。
四海於今望治安,當頭退避也應難。 是非歷歷開新聽,變化紛紛入靜觀。 孰把後圖歌寤枕,再將前事倚危欄。 重拈今古看奇特,幸記塵冠久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