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度巴硤(伯三六一九[一])

〔唐朝〕 李邕

客從巴硤度(水渡)[二],傳子(爾)訴(泝)行舟。 是日風波濟(霽)(蔣云「濟」有「止」意,《莊子》、《淮南子》中均有〖風濟〗的用法,不必改。 ),高塘(堂)[三]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渌(綠)水向荆州。 不作書相慰(問),何(誰)能散(慰)別愁。 (皎然《詩式》卷三引「青山滿蜀道,渌水向荆州」二句,作「崔顥《別人》」。 )([一]按原卷載詩三首:一《綵雲篇》,二《度巴峽》,三《秋夜泊江渚》。 第一首題下有李邕名。 檢《全唐詩》第一第三兩首正是李邕作,但第一首詩題作「詠雲」,第三首殘。 [二]按此詩見《全唐詩》二函九冊,謂爲崔顥作,題作『贈盧八象』。 故此據敦煌卷先用互著例載入李邕,然後據《全唐詩》校其異文,凡九事。 茲作說明於第一事下。 [三]俞云:「『高塘』應作『高唐』,兩本俱誤。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摩利支飞刀对箭・紫花儿序

    焰腾腾火烧了寨栅,浪滔滔水淹了营垒,不剌剌马踏碎丁城池。 英雄虎将,世上无敌,难及。 一个个擐甲披袍那气势,耀武扬威,擂鼓筛锣,呐喊摇旗!。

    无名氏 元曲
  • 温太真玉镜台・驻马听

    想当日沽酒当垆,拼了个三不归青春卓氏女;今日膝行肘步,招了个百般嫌皓首汉相如。 偏不肯好头好面到成都,忄敞的我没牙没口题桥柱。 谁跟前敢告诉,兀的是自招自揽风流苦!。

    关汉卿 元曲
  • 刘晨阮肇误入桃源・醉中天

    信脚山之下,洗耳水之涯。 正失路迷踪没乱煞,(带云)得遇老人呵,(唱)抵多少卖得龟儿卦。 (太白云)二位可通个姓名,现居何处?(正末唱)我两个本东庄措大。 (太白云)我看你二位生得齐整,像个出仕的人。 (正末唱)休认做名题科甲,(太白云)二位可还有甚陪伴的么?(正末云)若问我陪伴的呵,(唱)无非是糜鹿鱼虾。

    王子一 元曲
  • 晋文公火烧介子推・醉春风

    我如今耳净胜如聋,眼明浑似瞎。 我便有那论邦辩国的巧舌头,则不如妆做个哑、哑、哑、哑。 将书剑收拾,素琴抬起,剑匣高挂。

    狄君厚 元曲
  • 奴家是状元浑家。 (净)慢行,慢行,怕头上珠牌脱下来。 (末)又道路无拾遗。

    无名氏《张协状元》 元曲
  • 朱奴儿

    春名苑,奇葩异卉。 夏水阁,浮瓜沉李。 秋玩蟾光折桂枝。 逢冬景赏雪观梅。 呼呼唤唤,愁是甚的?总不解愁滋味。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前腔

    (末上)孟津驿舍住,在黄河岸边,乘船坐马十分便。 (老旦,小旦)子母忙向前,可怜穷面,暂借安身望周全。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前腔

    (末、丑)兄寻妹,涕泪涟。 忽听得悠悠声应远,只道是妹见哥哥,却原来错认陶潜。 那女子呵,他娘儿拆散中途畔,叫声应声随呼唤。 (外)那女子怎么应他?(末、丑)那女子叫名瑞兰,与瑞莲声音厮类。 名韵相同事偶然。 (外)那女子失散了母亲,在途路上单身不便了。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萧何月夜追韩信・滚绣球

    哎,霸正呵,全个见鸿门会那气性。 今日向乌江岸灭尽形,那里也拔山举鼎。 怎想你临死也通点人情,自别处叫一声,乡人吕马童。 枭首级分付的明,这两庄儿送得楚重瞳百事无成。 待叫向垓心坦别了虞姬。 闷闷闷,懒归西楚亲无救。 待去来吴楚八千子弟散得无一人,羞答答耻向东吴又再起兵,另巍巍孤掌难鸣。

    金仁杰 元曲
  • 辅成王周公摄政・双调/新水令

    当初被流言千里地定了江淮,更怕为臣的坐观成败。 今日却能够见公侯伯子男,呵,叹自己年月日时胎。 当初把福变为灾,今日否极也却生泰。

    郑光祖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