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敦煌廿詠(並序) 十一、貞女臺詠[二三]

〔唐朝〕 敦煌人作品[一]

貞女誰家女? 孤標坐[二四]此臺。 青蛾隨月轉[二五],紅粉向花開。 二八無人識,千秋已作灰。 潔身終不嫁,非爲乏良媒。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范山人畫山水歌

    山崢嶸,水泓澄。 漫漫汗汗一筆耕,一草一木棲神明。 忽如空中有物,物中有聲。 復如遠道望鄉客,夢遶山川身不行。

    顧況 唐宋诗
  • 詠史詩 江夏

    黃祖才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 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

    胡曾 唐宋诗
  • 江行無題一百首 九十六

    潯陽江畔菊,應似古來秋。 爲問幽棲客,吟時得酒不。

    錢珝 唐宋诗
  • 寄劉鈞秀才

    掩戶當春晝,知君志在詩。 閑花半落處,幽客未來時。 野鳥穿莎徑,江雪過竹籬。 會須明月夜,與子水邊期。

    李中 唐宋诗
  • 十勸 七

    勸君七,萬事無過須的實。 朝三暮四不爲人,此理安身終不吉。

    傅翕 唐宋诗
  •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晉室昔橫潰,永嘉遂南奔。 沙塵何茫茫,龍虎鬬朝昏。 胡馬風漢草,天驕蹙中原。 哲匠感頹運,雲鵬忽飛翻。 組練照楚國,旌旗連海門。 西秦百萬衆,戈甲如雲屯。 投鞭可填江,一埽不足論。 皇運有返正,醜虜無遺魂。 談笑遏橫流,蒼生望斯存。 冶城訪古跡,猶有謝安墩。 憑覽周地險,高標絕人喧。 想像東山姿,緬懷右軍言。 梧桐識嘉樹,蕙草留芳根。 白鷺暎春洲,青龍見朝暾。 地古雲物在,臺傾禾黍繁。 我來酌清波,於此樹名園。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李白 唐宋诗
  • 和何子應夜讀書

    軒頊握元氣,堯舜法令疏。 三王備文物,古意漸欲無。 周平一東轍,列國異車書。 祖龍失雲雨,大漢天爲謨。 後更十數姓,年歷幾千餘。 滄海屢清淺,興亡如合符。 生平笑書簏,遠覽資良圖。 滑浄一棐几,萬代忽森如。 佳處仍三復,此意良不虛。 豈無太乙來,青藜夜相呼。 挈我遊太初,天地如蝸廬。 以思不如學,聖言豈欺予。

    馮時行 唐宋诗
  • 楊漢公挽詞二首 其二

    一日官聯舊,千秋事契存。 窆棺蕭寺側,築屋白雲根。 綿力慚無助,丹心徒重論。 凄凉楚些韻,誰解與招魂。

    陳長方 唐宋诗
  • 郡將病免檄委郡事

    郡將移書卧閣頻,假提千騎出班春。 校中寧免時髦誚,欲作宣明面向人。

    宋祁 唐宋诗
  • 以油煙贈許尉因賦長篇

    我有堅玉黝而澤,嘗從十八公處得。 蘭膠麝篆積甚勞,佛帳書燈掃何益。 江南務官骨已朽,潘仙久矣尋李白。 誰歟獲此古膠法,持贈茅齋輕尺璧。 我非其人弗忍磨,緘藏夜光侵几格。 換鵝右軍肯輕示,五日京兆無人識。 臨池學書水爲黑,不救晉家清談厄。 風流解物遠山長,才輕未免遭刻責。 神仙中人許玉斧,手持補天筆五色。 效官一尉聊復爾,礨磈胸襟盡珠瓅。 張顛落筆謾如雲,曹植波瀾翻逼窄。 逢時騰踔不作難,定冠蓬山文字職。 是物胡爲送乞君,要與銛鋒勢相敵。 誅姦發潛蓋餘事,吾道豈容邪學塞。 不然黄屋求正言,願染當今治安策。

    李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