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出雲州書情寄兩敕使

〔唐朝〕 王孝廉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望江南・忆江南

    中黄宝,须向胆中求。 春帝令行生万物,乾坤膝下与吾俦。 百脉自流通。 施造化,左右火双抽。 浩浩腾腾充宇宙,苦烟袅袅上环楼。 夫妇渐相谋。

    陈朴 宋词
  • 木兰花令

    霜馀已失长淮阔。 空听潺潺清颍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 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 宋词
  • 好事近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 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苏轼 宋词
  • 雨中花令

    点缀叶间如绣。 开傍小春时候。 莫把幽兰容易比,都占尽、人间秀。 信是眼前稀有。 消得千锺美酒。 只有些儿堪恨处,管不似、人长久。

    李之仪 宋词
  • 满江红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 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 相思意,何时足。 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 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辛弃疾 宋词
  • 清平乐

    灵皇醮罢。 福禄都来也。 试引鹓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 从今日日聪明。 更宜潭妹嵩兄。 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辛弃疾 宋词
  • 一翦梅

    歌罢尊空月坠西。 百花门外,烟翠霏微。 降纱笼烛照于飞。 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酒入香腮分外宜。 行行问道,还肯相随。 娇羞无力应人迟。 何幸如之。 何幸如之。

    辛弃疾 宋词
  • 一剪梅・一翦梅

    镜里新妆镜外情。 小眉幽恨,浅绿低横。 只怨闲纵绣鞍尘。 不道天涯,萦绊归程。 梦里兰闺相见惊。 玉香花瘦,春艳盈盈。 觉来欹枕转愁人。 门外潇潇,风雨三更。

    韩玉 宋词
  • 贺新郎

    客里伤春浅。 问今年梅蕊,因甚化工不管。 陌上芳尘行处满。 可计天涯近远。 见说道、迷楼左畔。 一似江南先得暖。 向何郎、庭下都寻遍。 辜负了,看花眼。 古来好物难为伴。 只琼花一种,传来仙苑。 独许扬州作珍产。 便胜了、千千万万。 又却待、东风吹绽。 自昔闻名今见面。 数归期、屈指家山晚。 归去说,也稀罕。

    马子严 宋词
  • 卜算子

    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 倍九周遭烂熳开,祝寿当头取。 顶戴玉袍黄,叠秀金棱吐。 仙种花容晚节香,人愿争先睹。

    陈亮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