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平湖浪(《大典》及《臨平記》作「草」。 )欲齊,綠楊分映(《臨平記》作「影」。 )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臨平記》作「猶」。 )静,(《大典》及《臨平記》作「吠」。 )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大典》及《臨平記》作「山」)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大典》作「水堘新擘稻秧畦」,《臨平記》作「水塍新築稻秧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却迷。 (《臨平記》作「路欲迷」。 )。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祜
三月平湖浪(《大典》及《臨平記》作「草」。 )欲齊,綠楊分映(《臨平記》作「影」。 )入長堤。 田家起處烏龍(《臨平記》作「猶」。 )静,(《大典》及《臨平記》作「吠」。 )酒客醒時謝豹啼。 溪(《大典》及《臨平記》作「山」)檻正當蓮葉渚,水涇新麥稻苗畦。 (《大典》作「水堘新擘稻秧畦」,《臨平記》作「水塍新築稻秧畦」。 )人間謾說多歧路,咫尺神仙洞却迷。 (《臨平記》作「路欲迷」。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桓公名已古,廢井曾未竭。 石甃冷蒼苔,寒泉湛孤月。 秋來桐暫落,春至桃還發。 路遠人罕窺,誰能見清澈。
片玉表堅貞,逢時寶自呈。 色鮮同雪白,光潤奪冰清。 皎皎無瑕玷,鏘鏘有珮聲。 崑山標重價,垂棘振香名。 抱璞心常苦,全真道未行。 琢磨忻大匠,還冀動連城。
敗軍氣,乍有(京本作「大」)乍微纖(京本作「微」)。 一去一來皆斷續,又如霞氣入青天(京本作「在平田」),俱是敗之先(京本作「亡原」)。
水泛殘香不可尋,更堪煙雨鎖花心。 祇知賜浴恩波重,未識和戎怨淚深。
三年玉帛走稽山,萬騎凌江稍北還。 絕塞風烟連魏闕,千官戎服立朝班。 皇圖鳳歷謳歌裏,紫色蛙聲倔强間。 露布更傳原上捷,王師早晚下潼關。
眉山漢嘉東西州,估船日日到津頭。 不得講書一行字,倚遍臨江百尺樓。 黄鐘大吕忽復見,繡叚英瑶何足酬。 願約青神王夫子,來醉萬景作中秋。
江國常年秋雁飛,吾兒遠客寄書稀。 道途一見相持泣,鄰曲聚觀同載歸。 草草杯盤更起舞,匆匆刀尺旋裁衣。 從今父子茅簷下,回首人間萬事非。
經綸術業向來優,千騎東方恐未儔。 他日應携報恩子,還朝看拜富民侯。
放散衙曹小退安,閉門開架檢書看。 簷前月色生寥寂,屋外風聲長隙寒。 灰火撥愁頭屢點,燼燈挑喜指頻彈。 家人知我飲機動,大白梨花送夜闌。
一路慳慳五日晴,曉來烟雨又籠春。 蓬窗只是添詩句,烟雨何曾惱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