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大滌洞

〔唐朝〕 白元鑒

名山閟靈府,隱士此尋真。 仙去空遺鼓,雲扃不見人。 川源世上異,日月洞中春。 欲出虛無境,應修有待身。 (見《洞霄詩集》。 )(〖1〗鄧牧《洞霄圖志》卷二《山水門·大滌山》條:「大滌山,在宮〖指洞霄宮〗北,凡四峯,於九鎖內最爲巨山。 西洞據其領,石室出其半,天壇冠其顛,皆山中勝處也。 是山以洞名之。 舊志謂大可以洗滌塵心,故名大滌。 ……元同先生劍履瘞山下。 」〖2〗又《洞霄圖志》卷三《洞府門·大滌洞》條:「大滌洞在宮西北半里。 《茅君傳》云第三十四洞天,名大滌元蓋之天。 周圍四百里,……相傳元同先生入游,見龍麟異境,花木鮮繁,自華陽而歸〖望按前文有云:與華陽林屋邃道通〗。 洞門石鼓,廣可尋丈,扣之逄逄有聲。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九日諸人集於林

    九日明朝是,相要舊俗非。 老翁難早出,賢客幸知歸。 舊采黃花賸,新梳白髮微。 漫看年少樂,忍淚已霑衣。

    杜甫 唐宋诗
  • 裴侍郎大尹雪中遺酒一壺兼示眼疾平一絕有閑行把酒之句斐然仰酬

    卷盡輕雲月更明,金箆不用且閑行。 若傾家釀招來客,何必池塘春草生。

    劉禹錫 唐宋诗
  • 和鄭相演楊尚書蜀中唱和詩

    天福坤維厚,忠賢擁節旄。 江同渭濱遠,山似傅巖高。 元氣符才格,文星照筆毫。 五言全麗則,六義出風騷。 聖日麻雙下,洪爐柄共操。 寵榮連雨露,先後比蕭曹。 唱絕時難和,吟多客詎勞。 四方雖紙貴,誰怕費錢刀。

    姚合 唐宋诗
  • 和崔司空傷姬人

    昔時南浦別,鶴怨寶琴弦。 今日東方至,鸞銷珠鏡前。 水流銜砌咽,月影向窗懸。 妝匣悽餘粉,熏爐滅舊煙。 晚庭摧玉樹,寒帳委金蓮。 佳人不再得,雲日幾千年。

    楊炯 唐宋诗
  • 送襄州李中丞赴從事

    漢庭文采有相如,天子通宵愛子虛。 把釣看棊高興盡,焚香起草宦情疎。 楚山重疊當歸路,溪月分明到直廬。 江雨瀟瀟帆一片,此行誰道爲鱸魚。

    溫庭筠 唐宋诗
  • 荅蘇州韋應物郎中

    詩教殆淪缺,庸音互相傾。 忽觀風騷韻,會我夙昔情。 蕩漾學海資,鬱爲詩人英。 格將寒松高,氣與秋江清。 何必鄴中作,可爲千載程。 受辭分虎竹,萬里臨江城。 到日掃煩政,況今休黷兵。 應憐禪家子,林下寂無營。 跡隳世上華,心得道中精。 脫畧文字累,免爲外物攖。 書衣流埃積,硯石駮蘚生。 恨未識君子,空傳手中瓊。 安可誘我性,始願愆素誠。 爲無鸑鷟音,繼公雲和笙。 吟之向禪藪,反媿幽松聲。

    皎然 唐宋诗
  • 題賈島吟詩臺

    此臺如可廢,此恨有誰平。 縱使迷青草,終難沒舊名。 天悲朝雨色,嶽哭夜猨聲。 不是心偏苦,應關自古情。

    歸仁 唐宋诗
  • 桐江閑居作十二首 一

    木落雨翛翛,桐江古岸頭。 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猛燒侵茶塢,殘霞照角樓。 坐來還有意,流水面前流。

    貫休 唐宋诗
  • 子聿欲暫歸山陰見乃翁作惡遂不行贈以此詩

    鐘鳴豈復夜行時,文字相娛賴此兒。 欲去復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嘆吾衰。 兩篇易象能忘老,百畝山畬可免饑。 但報家僮多釀酒,一欄紅藥是歸期。

    陸游 唐宋诗
  • 次韻龔良臣見贈

    楚國兩名士,鶴居雞鶩羣。 有誰沾賸馥,獨子嗣清芬。 到睡唯黄妳,扶衰祗紫君。 猶勝馳宦子,揮汗讀移文。

    周孚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