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恨塵中厄宦塗,數年深喜識麻姑。
无
其他无
〔唐朝〕 崔致遠
每恨塵中厄宦塗,數年深喜識麻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汗浥新裝畫不成,絲催急節舞衣輕。 落花遶樹疑無影,回雪從風暗有情。
二月二十二,木蘭開坼初。 初當新病酒,復自久離居。 愁絕更傾國,驚新聞遠書。 紫絲何日障,油壁幾時車。 弄粉知傷重,調紅或有餘。 波痕空映襪,煙態不勝裾。 桂嶺含芳遠,蓮塘屬意疎。 瑤姬與神女,長短定何如。
日飲巴江水,還啼巴岸邊。 秋聲巫峽斷,夜影楚雲連。 露滴青楓樹,山空明月天。 誰知泊船者,聽此不能眠。
至貴不忘初,辭榮返舊居。 霓裳因寵錫,鶴駕欲淩虛。 丹禁傾三事,青門祖二疏。 函關遇真隱,應演道家書。 (同前)。
此寶從來二八傳,吉年吉月入爐安。 千朝火候依時節,必定芽成汞已乾。 (按:《龍虎元旨》末云:「東嶽董師元於貞元五年受之於羅浮山隱士青霞子,貞元十九年傳受劍州司馬張陶,開成三年京師傳族弟汾,成長契五年傳成君。 」)。
徐步金門出,言尋上苑春。
我家千樹正芬芳,不見羈懷已倍傷。 豈謂幽姿憐索寞,亦來孤館伴淒涼。 追尋尚想年時侶,披拂還同故里香。 花下光陰能有幾,若爲飄泊向江鄉。
一月普現一切水,四處分舟同一體。 多中一了一中多,莫學癡猿撈沼底。
凉秋野趣已蕭騷,方駕看山念我曹。 十日空歸才每下,一篇來况曲彌高。 詞華若我慚雌霓,筆力惟公掣巨鼇。 欲作歌詩興協律,清朝今日有王褒。
聖主清心仍寡欲,惟於筆硯未忘懷。 彤廷仗下春朝散,獨擁圖書坐損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