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遊。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繼
舊隱人如在,清風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釣石俯春流。 鳥向喬枝聚,魚依淺瀨遊。 古來芳餌下,誰是不吞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前年別時秋九月,白露吹霜金吹烈。 離鴻一別影初分,淚袖雙揮心哽咽。 別來幾度得音書,南岳知□□□□。 廬山峨峨倚天碧,捧排空崖千萬尺。 社牓長題高士名,食堂每記雲山跡。 我本開雲此山住,偶爲名利相縈誤。 自負心機四十年,羞聞社客山中篇。 憂時魂夢憶歸路,覺來疑在林中眠。 昨日亭前烏鵲喜,果得今朝爾來此。 吾吟行路五十篇,盡說江南數千里。 自憐兄弟今五人,共縈儒素家尚貧。 雖然廩餼各不一,就中總免拘常倫。 長兄年少曾落托,拔劒沙場隨衛霍。 口裏雖譚周孔文,懷中不舍孫吳略。 次兄一生能苦節,夏聚流螢冬映雪。 非論疾惡志如霜,更覺臨泉心似鐵。 第三之兄更奇異,昂昂獨負青雲志。 下看金玉不如泥,肯道王侯身可貴。 却愁清逸不干時,高蹤大器無人知。 倘逢感激許然諾,必能萬古留清規。 念爾年來方二十,夙夜孜孜能獨立。 卷中筆落星漢搖,洞裏丹靈鬼神泣。 嗟余流浪心最狂,十年學劒逢時康。 心中不解事拘束,世間談笑多相妨。 廣海青山殊未足,逢著高樓還醉宿。 朝走安公櫪上駒,暮倫陶令籬邊菊。 近來詩思殊無況,苦被時流不相放。 雲騰浪走勢未衰,鶴膝蜂腰豈能障。 送爾爲文殊不識,貴從一一傳胷臆。 若到湖南見紫霄,會須待我同攀陟。
故人溪上有漁舟,竿倚風蘋夜不收。 欲寄一函聊問訊,洪喬寧作置書郵。
低着煙花漠漠輕,正堪吟坐掩柴扃。 亂沾細網垂窮巷,斜送陰雲入古廳。 鎖却暮愁終不散,添成春醉轉難醒。 霽來還有風流事,重染南山一遍青。
撒手永超三界,一去定無反復。 (見鄭方坤《五代詩話》卷九引《粵西通志》。 )(〖1〗《粵西通志》云:「盧道者精於卜,後唐同光二年,有郡倅因內孕歲餘不產,求盧道者卜之。 書一『酷』字,遂不踰月二十一日酉時娩。 倅以爲神,建塔居之。 後坐化,遺詩云〖略〗。 末云:〖略〗。 」)。
新安君莫問,此路水雲深。 江海無行跡,孤舟何處尋。 青山空向淚,白月豈知心。 縱有餘生在,終傷老病侵。
舊井依舊城,寒水深洞徹。 下看百餘尺,一鏡光不滅。 素綆久未垂,清涼尚含潔。 豈能無汲引,長訝君恩絕。
有竹斯竿,于閣之前。 君子秉心,惟其貞堅兮。
屢贊紅蓮幙,初分翠竹符。 五遷恩始浹,三已慍曾無。 冠劍空幽壤,儀容儼畫圖。 傳家有餘慶,接武看諸孤。
忍窮能到骨,何物可愁翁。 守口雙奩靜,抄書萬卷空。 朝天尊𣓨氏,勝地說壺公。 脫屣俱無滯,斑衣淚自紅。
二聖恩深念老臣,許從休退樂伊濱。 重觀景物皆塵迹,喜見居留是故人。 林下放懷無檢束,樽前道舊長精神。 公難久作東田伴,却作黄樞秉化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