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五五五八卷錄此詩,題作「龍興寺香嚴和尚《嗟世三傷吟》」。 香嚴和尚法名智閑,青州人,住持鄧州香嚴山,梁乾化中卒。 《宜堂集》卷十九、《宋高僧傳》卷十三有傳。 該卷存前二首,其一爲「傷嗟啜刀鳥」,其三爲「傷嗟壘巢燕」,異文較多,校如次。 校文中均以「一作某」代指該卷。 )。
无
其他无
〔唐朝〕 伏牛上人
(斯五五五八卷錄此詩,題作「龍興寺香嚴和尚《嗟世三傷吟》」。 香嚴和尚法名智閑,青州人,住持鄧州香嚴山,梁乾化中卒。 《宜堂集》卷十九、《宋高僧傳》卷十三有傳。 該卷存前二首,其一爲「傷嗟啜刀鳥」,其三爲「傷嗟壘巢燕」,異文較多,校如次。 校文中均以「一作某」代指該卷。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玉碗冰寒滴露华。 粉融香雪透轻纱。 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 一场春梦日西斜。
杏梁归燕双回首。 黄蜀葵花开应候。 画堂元是降生辰,玉盏更斟长命酒。 炉中百和添香兽。 帘外青蛾回舞袖。 此时红粉感恩人,拜向月宫千岁寿。
红杏墙头树。 紫萼香心初吐。 新年花发旧时枝,徘徊千绕,独共东风语。 阳台一梦如云雨。 为问今何处。 离情别恨多少,条条结向垂杨缕。 此事难分付。 初心本谁先许。 窃香解佩两沈沈,知他而今,记得当初否。 谁教薄幸轻相误。 不信道、相思苦。 如今却恁空追悔,元来也会忆人去。
背日犹馀残雪,向阳初绽红梅。 腊寒那事更相宜。 醉了还醒又醉。 堪笑多愁早老,管他闲是闲非。 对花酌酒两忘机。 唱个哩囉囉哩。
人在醉乡居住。 记得旧曾来去。 疏雨听芭蕉。 梦魂遥。 惆怅柳烟何处。 目送落霞江浦。 明夜月当楼。 照人愁。
仙风透骨。 向夏叶丛中,春花重出。 骏发天香,不是世间尤物。 占些空阔闲田地,共霜轮、伴他秋实。 浅非冷蕊,深非幽艳,中无倚握。 任拈取、龙涎笃耨。 儿女子看承,万屈千屈。 做数珠见,刻画毋盐唐突。 不知几树栾团着,但口吻、非鸣云室。 是耶非也,书生见识,圣贤心术。
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楚人弓。 莫忡忡。 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
下明光,违宣曲,上扬州。 玉帐暖、十万貔貅。 梅花照雪,月随歌吹到江头。 牙樯锦缆,听雁声、夜宿瓜州。 南山客,东山妓,蒲萄酒,鹔鹴裘。 占何逊、杜牧风流。 琼花红叶,做珠帘、十里遨头。 竹西歌吹,理新曲、人在春楼。
满二望三时,春景方明媚。 又见蟠桃结子来,王母初筵启。 无数桂林山,不尽漓江水。 总入今朝祝寿杯,永保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