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遺詩

〔唐朝〕 宋自然

心是靈臺神是室,口爲玉池生玉液。 常將玉液溉靈臺,流利關元滋百脈。 百脈潤,柯葉青,葉青柯潤便長生。 世人不會長生藥,煉石燒丹勞爾形。 (《茅亭客話》四)(〖1〗《全唐詩》無宋自然詩,茲據《茅亭客話》補其事跡:宋自然,長興中遂州貧士,常於街市中行乞。 孟知祥攻圍遂州時,餓殍於州市。 後有人云曾於潞州見之,又於其埋處得遺詩一紙。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贈別劉長卿時赴河南嚴中丞幕府

    早見登郎署,同時跡下僚。 幾年江路永,今去國門遙。 文變騷人體,官移漢帝朝。 望山吟度日,接枕話通宵。 萬里趨公府,孤帆恨信潮。 匡時知已老,聖代耻逃堯。

    嚴維 唐宋诗
  • 過龍灣五王閣訪友人不遇

    野橋秋水落,江閣暝煙微。 白日又欲午,高人猶未歸。 青林依古塔,虛館靜柴扉。 坐久思題字,翻憐柿葉稀。

    戴叔倫 唐宋诗
  • 敘懷

    月裏路從何處上,江邊身合幾時歸。 十年九陌寒風夜,夢掃蘆花絮客衣。

    張蠙 唐宋诗
  • 疇昔篇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託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遊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金丸玉饌盛繁華,自言輕侮季倫家。 五霸爭馳千里馬,三條競騖七香車。 掩映飛軒乘落照,參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舊水如懸鏡,屋裏新妝不讓花。 意氣風雲倏如昨,歲月春秋屢回薄。 上苑頻經柳絮飛,中園幾見梅花落。 當時門客今何在?疇昔交朋已疎索。 莫教憔悴損容儀,會得高秋雲霧廓。 淹留坐帝鄉,無事積炎涼。 一朝披短褐,六載奉長廊。 賦文慙昔馬,執戟歎前揚。 揮戈出武帳,荷筆入文昌。 文昌隱隱皇城裏,由來奕奕多才子。 潘陸詞鋒駱驛飛,張曹翰苑縱橫起。 卿相未曾識,王侯寧見擬。 垂釣甘成白首翁,負薪何處逢知己? 判將運命賦窮通,從來奇舛任西東。 不應永棄同芻狗,且復飄颻類轉蓬。 容鬢年年異,春華歲歲同。 榮觀未盡禮,徇主欲申功。 脂車秣馬辭鄉國,縈轡西南使邛僰。 玉壘銅梁不易攀,地角天涯眇難測。 鶯囀蟬吟有悲望,鴻來雁度無音息。 陽關積霧萬里昏,劍閣連山千種色。 蜀路何悠悠,岷峯阻且修。 回腸隨九折,迸淚連雙流。 寒光千里暮,露氣二江秋。 長途看束馬,平水且沈牛。 華陽舊地標神制,石鏡蛾眉真秀麗。 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 五丁卓犖多奇力,四士英靈富文藝。 雲氣橫開八陣形,橋形遙分七星勢。 川平煙霧開,遊戲錦城隈。 墉高龜望出,水淨雁文回。 尋姝入酒肆,訪客上琴臺。 不識金貂重,偏惜玉山頹。 他鄉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闕。 不見猿聲助客啼,唯聞旅思將花發。 我家迢遞關山裏,關山迢遞不可越。 故園梅柳尚餘春,來時勿使芳菲歇。 解鞅欲言歸,執袂愴多違。 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 別情傷去蓋,離念惜徂輝。 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飛。 回來望平陸,春來酒應熟。 相將菌閣臥青溪,且用藤杯泛黃菊。 十年不調爲貧賤,百日屢遷隨倚伏。 祗爲須求負郭田,使我再干州縣祿。 百年鬱鬱少騰遷,萬里遙遙入鏡川。 涘江拂潮衝白日,淮海長波接遠天。 叢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煙。 賴有邊城月,常伴客旌懸。 東南美箭稱吳會,名都隱軫三江外。 塗山執玉應昌期,曲水開襟重文會。 仙鏑流音鳴鶴嶺,寶劍分輝落蛟瀨。 未看白馬對蘆芻,且覺浮雲似車蓋。 江南節序多,文酒屢經過。 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舟移疑入鏡,棹舉若乘波。 風光無限極,歸檝礙池荷。 眺聽烟霞正流眄,即從王事歸艫轉。 芝田花月屢裴回,金谷佳期重遊衍。 登高北望嗤梁叟,憑軾西征想潘掾。 峯開華岳聳疑蓮,水激龍門急如箭。 人事謝光陰,俄遭霜露侵。 偷存七尺影,分沒九泉深。 窮途行泣玉,憤路未藏金。 茹荼空有歎,懷橘獨傷心。 年來歲去成銷鑠,懷抱心期漸寥落。 挂冠裂冕已辭榮,南畝東臯事耕鑿。 賓階客院常疏散,蓬徑柴扉終寂寞。 自有林泉堪隱棲,何必山中事丘壑。 我住青門外,家臨素滻濱。 遙瞻丹鳳闕,斜望黑龍津。 荒衢通獵騎,窮巷抵樵輪。 時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昨夜琴聲奏悲調,旭旦含顰不成笑。 果乘驄馬發囂書,復道郎官稟綸誥。 冶長非罪曾縲絏,長孺然灰也經溺。 高門有閱不圖封,峻筆無聞歛敷妙。 適離京兆謗,還從御史彈。 炎威資夏景,平曲況秋翰。 畫地終難入,書空自不安。 吹毛未可待,搖尾且求餐。 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闊迍邅盡今日。 慎罰寧憑兩造辭,嚴科直挂三章律。 鄒衍銜悲繫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應白髮頓成絲,直爲黃沙暗如漆。 紫禁終難呌,朱門不易排。 驚魂聞葉落,危魄逐輪埋。 霜威遙有厲,雪[枉]遂無階。 含冤欲誰道,飲氣獨居懷。 忽聞驛使發關東,傳道天波萬里通。 涸鱗去轍還遊海,幽禽釋網便翔空。 舜澤堯曦方有極,讒言巧佞儻無窮。 誰能跼迹依三輔,會就商山訪四翁。

    駱賓王 唐宋诗
  • 下獄有作

    按則增科不自由,未曾舉筆淚先流。 高田沙瘦常憂旱,沿海塗鹹少有秋。 要使繭絲殫地力,願將骨肉伴枷頭。 一時種了黃連種,萬代令人苦不休。 (《古今圖書集成·食貨典》一五三《賦役部》)(〖1〗《十國春秋》卷八五:「陳長官,事武肅王爲寧海縣令。 會王命增州縣賦稅,長官上書極諫,王大怒,逮之獄。 長官以死爭之,得免。 寧海故稱劇縣,租稅視諸邑爲獨輕者,皆其力也,至今猶廟祀焉。 」與其詩相合。 原收「無世次」卷,今移入本卷。 )。

    陳長官 唐宋诗
  • 喜陸侍御破石埭草寇東峰亭賦詩

    獨坐理戎行,安邊策最長。 霜臺雷電振,雲漢翼箕張。 決策威千里,除妖靜一方。 林巒開罨畫,泉石韻宮商。 戍罷涇川外,烽閑句水陽。 肅清淮海後,誰不詠時康。 (見嘉慶十一年刊洪亮吉纂《涇縣志》卷三十)(按:趙紹祖《涇川金石記》載北宋熙寧二年蔣之奇跋此詩文,知之奇當時曾重刻此碑。 清代碑已不存,而諸詩則載於縣志中。 同唱五人,惟㝢詩《全唐詩》失收。 )。

    蘇㝢 唐宋诗
  • 鄉樂雜詠五首 束毒

    蓬頭藍面異人間,押隊來庭學舞鸞。 打鼓冬冬風瑟瑟,南奔北躍也無端。

    崔致遠 唐宋诗
  •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二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 笑春風,舞羅衣,君今不醉將安歸。

    李白 唐宋诗
  • 僦廬僻遠因畜鳴雞爲入謁之候歲久馴狎其信如一因成短詠

    唳鶴啼烏隔斗城,喈喈辛苦報朝纓。 僦廬不識端門漏,長愧東窗第一聲。

    宋庠 唐宋诗
  • 天台梵才師長吉在都數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句 其二

    海嶠嶄嶄萬佛螺,赤髭半頷誰相過。 卓錫時攀三宿樹,翻經詎著四圍駝。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