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望巫山峽,流淚滿征衣。 今赴長安道,含笑逐春歸。 (《陝兩金石志》卷六五《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義普〗墓誌銘》引)(按:孫義普卒於高宗上元二年,年九十三。 墓誌謂其臨終前恒詠薛開府此詩,知薛應爲高宗前人。 一說即隋道衡。 )。
无
其他无
〔唐朝〕 薛開府
昨望巫山峽,流淚滿征衣。 今赴長安道,含笑逐春歸。 (《陝兩金石志》卷六五《唐故魏州昌樂縣令孫君〖義普〗墓誌銘》引)(按:孫義普卒於高宗上元二年,年九十三。 墓誌謂其臨終前恒詠薛開府此詩,知薛應爲高宗前人。 一說即隋道衡。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 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 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 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 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 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水云薄薄天同色,竟日清辉。 风影轻飞。 花发瑶林春未知。 剡溪不辨沙头路,粉水平堤。 姑射人归。 记得歌声与舞时。
病里不知春早晚,惊心绿暗红稀。 起来初拭薄罗衣。 多情海燕,还傍旧梁飞。 瘦损休文谁记得,空将销臂频围。 眼前都是去年时。 不堪追想,魂断画楼西。
鸣鸠乳燕。 春在梨花院。 重门镇掩。 沈沈帘不卷。 纱窗红日三竿,睡鸭馀香一线。 佳眠悄无人唤。 谩消遣。 行云无定,楚雨难凭梦魂断。 清明渐近,天涯人正远。 尽教闲了秋千,觑著海棠开遍。 难禁旧愁新怨。
雨歇桃繁,风微柳静,日淡湖湾。 寒食清明,虽然过了,未觉春闲。 行云掩映春山。 真水墨、山阴道间。 燕语侵愁,花飞撩恨,人在江南。
岁在永和,癸丑暮春,修禊兰亭。 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 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是日风和天气清。 亦足以,供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悲夫一世之人。 或放浪形骸遇所欣。 虽快然自足,终期於尽,老之将至,后视犹今。 随事情迁,所之既倦,俯仰之间迹已陈。 兴怀也,将后之览者,有感斯文。
燕子催将初度,梨花指定清明。 春风可是太多情。 乐事良辰一并。 绛老从头甲子,楚骚几度庚寅。 晴光不隔凤凰城。 花底举头天近。
帆落回潮,人归故国,山椒感慨重游。 弓折霜寒,机心已堕沙鸥。 灯前宝剑清风断,正五湖、雨笠扁舟。 最无情,岩上闲花,腥染春愁。 当时白石苍松路,解勒回玉辇,雾掩山羞。 木客歌阑,青春一梦荒丘。 年年古苑西风到,雁怨啼、绿水葓秋。 莫登临,几树残烟,西北高楼。
杏花坼。 烟柳藏鸦翠陌。 苏堤上、人正踏青,嫩草茸茸衬罗袜。 游丝挂晴塔。 十里酣红艳白。 秋千外,娇靥笑春,一片笙箫绮霞碧。 阿香妒倾国。 把镜日深奁,丝雨愁织。 崇桃积李无颜色。 但蝶粉香渍,燕泥芹冷,紫钱芳晕翳宝瑟。 怅还近寒食。 岑寂。 恨无极。 更酒驿孤烟,棋院长日。 梨花满地春狼藉。 望凤阙波渺,燕楼云隔。 凭阑干晚,吟袖湿,但笑拍。
红妆春骑。 踏月影、竿旗穿市。 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 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 甚辇路、喧阗且止。 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 抱铜仙、清泪如水。 还转盼、沙河多丽。 滉漾明光连邸第。 帘影冻、散红光成绮。 月浸葡萄十里。 看往来、神仙才子。 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童,空见说、三千乐指。 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 又说向、灯前拥髻。 暗滴鲛珠坠。 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