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兩卷本未研尋,莊生七篇何曾披讀?頭戴死穀皮,欲似鈍啄木。
无
其他无
〔唐朝〕 靈辯
老子兩卷本未研尋,莊生七篇何曾披讀?頭戴死穀皮,欲似鈍啄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背郭堂成蔭白茅,緣江路熟俯青郊。 榿林礙日吟風葉,籠竹和煙滴露梢。 暫止飛烏將數子,頻來語燕定新巢。 旁人錯比揚雄宅,嬾惰無心作解嘲。
啾啾雀滿樹,靄靄東坡雨。 田家夜無食,水中摘禾黍。
吳門向西流水長,水長柳暗煙茫茫。 行人送客各惆悵,話離敘別傾清觴。 吟絲竹,鳴笙簧,酒酣性逸歌猖狂。 行人告我挂帆去,此去何時返故鄉。 殷勤振衣兩相囑,世事近來還淺促。 願君看取吳門山,帶雪經春依舊綠。 行人行處求知親,送君去去徒酸辛。
員外欲題銓裏牓,尚書不得數中分。 (見《唐會要》卷七四。 )。
妙圓單複絕中邊,五五機輪互換難。 絃管調來聲律合,梭絲織出錦文觀。 身心一一能分應,手眼千千不可謾。 似付鹽梅巖叟用,和羹無復見鹹酸。
瑞節前驅晝錦身,堂成署榜示州民。 遷鶑賀燕翩翻集,大樹甘棠次第春。 漳岸夕波能沼溜,魏堂暾日弄梁塵。 君看千古青編上,得意如公有幾人。
馬入寒林驚宿鴉,羸僮呵手怯霜華。 已經殘月路數里,知過安眠人幾家。 嚦嚦曉烏天外唱,疏疏煙樹嶺頭斜。 前程自謂明時近,不用孜孜苦歎嗟。
禹葬稽山不記年,丹青落盡廟依然。 神文秘在藏書穴,儉德流爲菲飲泉。 龍瑞峯巒高近日,鑑湖烟水闊浮天。 東州佳處畧經眼,自笑好奇如馬遷。
歸來日彈鋏,食無肉與魚。 却將種花地,町畦毓嘉蔬。 驕陽每抱甕,時雨親荷鉏。 青青有生意,令我顔色舒。 寧憂饉與饑,亦有瓶中儲。 前身老闍梨,蔬氣端未除。 文字亦宿業,復生魚蠹書。 蠹書仍食蔬,苦淡味有餘。 况茲清凈根,分來自僧居。 端能納須彌,聊爾秀郊墟。 洗我腥羶腸,襟宇生清虛。 豈惟陶淵明,吾亦愛吾廬。 荒園涉成趣,枯藤當安輿。 困枕案頭卷,饑著盤中菹。 孔門陳蔡色,借問何如予。
展葉柔桑沃,裝叢醉纈繁。 定應西域到,略不耐輕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