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仁矜幻苦,聖意愍重昏。 哀愚開攝受,訓誘方便門。 法身徧法界,攝化指祇園。 俱銷五道縛,共解四魔怨。 三修祛愛馬,六念靜心猿。 禪池澄定水,覺意動聲喧。 慧風吹法鼓,振我無明塵。 常須近善友,開我未曾聞。 (見同書卷八一《觀苦部》)。
无
其他无
〔唐朝〕 道世
能仁矜幻苦,聖意愍重昏。 哀愚開攝受,訓誘方便門。 法身徧法界,攝化指祇園。 俱銷五道縛,共解四魔怨。 三修祛愛馬,六念靜心猿。 禪池澄定水,覺意動聲喧。 慧風吹法鼓,振我無明塵。 常須近善友,開我未曾聞。 (見同書卷八一《觀苦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直廬仙掖近,春氣曙猶寒。 隱隱銀河在,丁丁玉漏殘。 微風飄更切,萬籟雜應難。 鳳閣明初啓,雞人唱漸闌。 靜宜來禁裏,清是下雲端。 我識朝天路,從容自整冠。
塞上蕃僧老,天寒疾上關。 遠煙平似水,高樹暗如山。 去馬朝常急,行人夜始閑。 更深聽刁斗,時到磬聲間。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 垂條落蕋暗春風,夾岸芳菲至山口。 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爲厚。 時有仙鳥來啣花,曾無世人此携手。 可憐不知若爲名,君任(一作「往」)從之多所更。 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悔營營。 (見《文苑英華》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華》收此詩失署名,《全唐詩》卷七八六遂收歸無名氏。 按《吟窗雜錄》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與此詩二句同,後二句作「先時見者爲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全唐詩》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編,保存唐詩甚豐,惟多爲節錄。 其錄爲包融詩,當可信。 《英華》所錄前三句,疑脫去一句。 )。
烏渴催宵漏,雞鳴引曙光。 山西河闇淡,天北斗低昂。 銀燭香猶燼,瑶琴冷未張。 何須開寶鑑,容鬢定蒼蒼。
上瑞来寧玉座憂,夜聲先到竹窗幽。 饑腸已作来年飽,病眼聊須臘月收。 高士清貧無敝履,故人狂興阻扁舟。 卻思清曠江邊路,鶉兔成車酒自篘。
裊裊龍涎百和芳,須臾輕藹徧蘭堂。 捧爐仙子雲鬟濕,不學公超妖幻方。
往日江梅發,巾車數數來。 自今花索笑,不復共銜杯。
制舉巍科世有賢,聞孫傳業中興年。 貢才合益諸侯地,寵餞真開刺史天。 有弟已容持布鼓,無能仍許鬻梔鞭。 太平故事西崑體,指日皇都萬口傳。
西歸累歲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連城三倍價,夜光明月十分圓。 競誇鳳沼詩仙樣,當有鷄林賈客傳。 我似岑參與高適,姓名得入少陵編。
幾歲思歸今得歸,一筇三逕共忘機。 寸腸滿貯愁千斛,的當回頭覺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