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酬裴使君王探公

〔唐朝〕 陳元光

百粤臨南海,儒冠任使軺。 饋我兼金佩,和之美玉簫。 清風生四座,麗日正良霄。 意氣宜令契,公忠豈古饒。 簡書頻誦讀,玉燭要均調。 冰鑑秋霄察,君門萬里遙。 驪騑歌四牡,諤諤答清朝。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宿滎陽

    生長在滎陽,少小辭鄉曲。 迢迢四十載,復向滎陽宿。 去時十一二,今年五十六。 追思兒戲時,宛然猶在目。 舊居失處所,故里無宗族。 豈唯變市朝,兼亦遷陵谷。 獨有溱洧水,無情依舊綠。

    白居易 唐宋诗
  • 迎春

    半年留醉待花開,曉去迎春夜始迴。 風煖慢行尋曲水,天晴遠望立高臺。 亦知無處將詩請,唯得終朝把酒催。 今日柳條全弄色,遊人相伴看春來。

    姚合 唐宋诗
  • 加階

    二年中散似稽康,此日無功換寵光。 唯有一般酬聖主,勝於東晉是文章。

    薛能 唐宋诗
  • 晝寢

    花落青苔錦數重,書淫不覺避春慵。 [恣]情枕上飛莊蝶,任爾雲間騁陸龍。 玉液未能消氣魄,牙籤方可滌昏蒙。 起來已被詩魔引,窗外寒敲翠竹風。

    劉兼 唐宋诗
  • 五言傷大和上傳燈逝[日本]

    上德乘杯渡,金人道已東。 戒香餘散馥,慧炬復流風。 月隱歸靈鷲,珠逃入梵宮。 神飛生死表,遺教法門中。 (〖1〗見同前書《唐大和上東征傳》。 詩題下原署曰「日本國傳燈沙門思託」。 〖汪向榮校注本《唐大和上東征傳》錄此詩題作《五言傷大和上傳燈逝日本》,署「傳燈沙門釋思託」。 以「日本」二字歸詩題,是,今據補。 思託爲鑒真弟子,《東征傳》中多次提及。 〗餘參閱前元開詩附注。 )。

    思託 唐宋诗
  • 詩寄贈四明寶雲通法師(二首) 二

    相望幾千里,曠然違道情。 自茲成乍別,疑是隔浮生。 得旨探玄寂,無心競利名。 苑齋正秋夜,誰伴誦經聲。 (見《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四六冊南宋釋宗曉編《寶雲振祖集》。 )(按:此詩題下署「吳越國王錢俶」,末附嘉泰壬戌宗曉跋,敘得詩始末,文長不具錄。 通法師卒於宋太宗端拱改元之年,年六十三。 俶作此詩時已降宋否,尚難考詳。 )。

    錢俶 唐宋诗
  • 頌 八

    萬類同真性,千般體一如。 若人解此法,何用苦尋渠。 四生同一體,六趣會歸余。 無明即是佛,煩惱不須除。

    傅翕 唐宋诗
  • 清明二絕 其二

    卷地風拋市井聲,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簾晚日看收盡,楊柳微風百媚生。

    陳與義 唐宋诗
  • 贈高老

    野寺何所有,梅花如玉盆。 客愁浩如許,我聲已載吞。 大士坐丈室,燠若陽谷温。 從來第一義,入耳簡不煩。 不謂兵火餘,見此祇樹園。 仰沐方外契,藹然風味存。 我詩如廢井,已涸寧有源。 又如既老馬,力盡不復奔。 空餘浩然氣,踵見常焞焞。 熊經非我事,詎以胎息論。 蒙莊豈達者,區區說鵬鯤。 何如柳下惠,坐令薄夫敦。 殊方對節物,凄斷遊子魂。 山晚雲欲雪,陰風樹雅翻。 不見柴桑翁,此意無語言。

    李處權 唐宋诗
  • 忠顯劉公挽詩四首 其四

    抗論中朝猶在耳,鳴弓仇敵已臨城。 王都竟失金湯固,朝士方貪雀鼠生。 慷慨一朝先奮節,華戎終古共知名。 可惜千官臣僞後,蕭蕭華髪盡垂纓。

    張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