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樹陰疎鳥不留。 (見宋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三《宜春苑》注引)。
译文
无
其他无
〔唐朝〕 宋之問
高樹陰疎鳥不留。 (見宋李壁《王荆文公詩箋注》卷二三《宜春苑》注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大師捐世去,空餘法力在。 遠寄無礙香,心隨到南海。
客來已兩春,更瞻韶光早。 花鳥既環合,江山復駢抱。 樓形寫北潭,堞勢凌青島。 白雲謝歸鴈,馳懷洛陽道。
月照驪山露泣花,似悲先帝早昇遐。 至今猶有長生鹿,時遶溫泉望翠華。
手疏謝明主,腰章爲長吏。 方從會稽邸,更發汝南騎。 按節下松陽,清江響鐃吹。 露冕見三吳,方知百城貴。
千古仙居物象饒,道成丹熟晝昇霄。 巖前寶磬轉松韻,洞口靈池應海潮。 崖折百花遲日晚,鶴歸清夜唳聲遙。 登臨漸到希夷境,手拂行雲度石橋。 (同前卷二七)。
亂離何處託浮生,羡子今爲劍外行。 異縣頻年多送遠,中原何日見承平。 雲開壠首河山逈,月出巴江閣道横。 此别相逢定何許,各須努力待時清。
拶出通身是口,何妨駡雨訶風。 昨夜前村猛虎,咬殺南山大蟲。
凡人在世間,不曉乘除理。 非義或得財,捫心未可喜。 俸祿却蕭條,子孫仍委靡。 更有禍隨身,陰譴何時已。
蒿萊自輿臺,松桂猶伯叔。 便合追孔林,無庸號寒木。
暫借清溪伴釣翁,沙邊微雨濕孤蓬。 從今詩在巴東縣,不屬灞橋風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