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五言晚遊靈溪汎舟作

〔唐朝〕 邢□

晚□照靈溪,溪澄水□綺。 維舟平岸□,□下□□□。 □□□□□,事閒亦念此。 (以下四行闕。 同前)(按:此詩見於石刻《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左側,署「都知造作□□封丘主簿邢□」。 詩後有題名五行:□古書敕監修功德內使梁令深監內供奉京肅明□□□玄元廟等□功□天寶元年歲在壬午□□敕修功德京同內使判官車□。 〖1〗《鹿邑縣志》附跋云:「右碑二面皆刻字,下半全沒土中,蓋自宋以後,縣境屢有河患,淤填已甚也。 掘地數尺,若陷穽然,龜趺乃見。 碑陽漫漶過半,陰殆全泐,後亡年月,不知何時立。 〖注: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頒《注道德經》,碑)(內有『廿三祀帝載』云云,情事正合。 〗碑右側刻匡城主簿王位之詩五言八十字,具有左司風格,字亦遒逸,蓋才而淪於下位者。 下列題名凡四人,同時與否,未敢決。 歲次庚辰,當是開元二十八年,是歲敕修宮宇,《唐書》無徵。 左側封丘主簿邢□詩,纔餘十數字,似不逮王作。 下列題名皆內使監修功德者,時在天寶元年,距開元廿八年僅二載,疑是一役久而未竟也。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校獵曲

    長楊殺氣連雲飛,漢主秋畋正掩圍。 重門日晏紅塵出,數騎胡人獵獸歸。

    錢起 唐宋诗
  • 送南少府歸壽春

    人言壽春遠,此去先秋到。 孤客小翼舟,諸生高翅帽。 淮風生竹簟,楚雨移茶竈。 若在八公山,題詩一相報。

    韓翃 唐宋诗
  • 立德新居 八

    手鋤手自勗,激勸亦已饒。 畏彼棃栗兒,空資玩弄驕。 夜景臥難盡,晝光坐易消。 治舊得新義,耕荒生嘉苗。 鋤治苟愜適,心形俱逍遙。

    孟郊 唐宋诗
  • 寄王侍御

    鳥盡弓藏良可哀,誰知歸釣子陵臺。 鍊多不信黃金耗,吟苦須驚白髮催。 喘月吳牛知夜至,嘶風胡馬識秋來。 燕歌別後休惆悵,黍已成畦菊已開。

    譚用之 唐宋诗
  • 灼灼歌 三

    舞停歌罷來中坐。 (見同書卷十《迎春樂》注引《灼灼歌》)(按:《片玉集注》引《麗情集》中詩,或稱篇名,或稱作者,或並引之,頗不一致,可參本書卷十八元稹《崔徽歌》條按語及拙輯《蘇舜欽詩文續拾》《愛愛歌》附按。 就《灼灼歌》三句出處不同稱引考察,可知「崔班」即爲崔珏之誤。 《才調集》卷三錄韋莊《傷灼灼》詩,可證崔珏與灼灼恰爲同時之人,有作詩之可能。 灼灼故事,詳《綠窗新話》卷上引《麗情集》。 又按:《全唐詩》卷五九一收崔珏《門前柳》,首句缺一字。 《文苑英華》卷三三七、《全蜀藝文志》卷十八收此詩皆不缺,前者作「先」,後者作「早」。 詩不重錄。 )。

    崔珏 唐宋诗
  • 和建王雨中聞戒酒之什

    簇雲行太虛,作霖自天意。 凉氣入郊坰,通宵喜不寐。 鼕鼓喧銅駝,鯨鐘韻蕭寺。 遲明上層樓,羽扇端可棄。 萬象奔空來,攬之入詩思。 七椀有餘清,一觴成徑醉。 倒着白接䍦,飄蕭新出笥。 客有可人姿,終規聊見志。 樂飲雖及辰,沈酣非所恣。 主人雲夢胸,綽有容物智。 溫顔起謝客,博哉斯言利。 平生千金軀,於此肯嘗試。 逡巡掃鉅篇,華衮酬一字。 觀者嗟賢王,不以儒爲戲。

    史浩 唐宋诗
  • 次韻孫翊尉 其一

    口頭截斷不須工,誰信春秋是國風。 筆下均調成一氣,東屯喚起杜陵翁。

    李石 唐宋诗
  • 西村

    亂山深處小桃源,往歲求漿憶叩門。 高柳簇橋初轉馬,數家臨水自成村。 茂林風送幽禽語,壞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詩記今夕,細雲新月耿黄昏。

    陸游 唐宋诗
  • 廷老傳沛語戲作

    夷門市裏侯嬴老,公子時能釋禮過。 莫問孟嘗招致客,薛中遺俗尚應多。

    梅堯臣 唐宋诗
  •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乃作熙熙陽春之詩二十四章章四句以示父老俾告于其鄉之人而歌之 其一一

    不念其本,則越其思。 所思既越,害斯百罹。

    張栻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