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詩送玄靜先生赴金壇(題擬)

〔唐朝〕 玄宗皇帝李隆基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更漏子

    柳丝长,桃叶小。 深院断无人到。 红日淡,绿烟晴。 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 枕上卧枝花好。 春思重,晓妆迟。 寻思残梦时。

    晏几道 宋词
  • 水调歌头

    说良人滑将张婴。 从来嗜酒,还家镇长酩酊狂酲。 屋上鸣鸠空斗,梁间客燕相惊。 谁与花为主,兰房从此,朝云夕雨两牵萦。 似游丝飘荡,随风无定。 奈何岁华荏苒,欢计苦难凭。 唯见新恩缱绻,连枝并翼,香闺日日为郎,谁知松萝托蔓,一比一毫轻。

    曾布 宋词
  • 南乡子

    怅望送春杯。 渐老逢春能几回。 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 何况清丝急管催。 吟断望乡台。 万里归心独上来。 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 一寸相思一寸灰。

    苏轼 宋词
  • 阮郎归

    歌停檀板舞停鸾。 高阳饮兴阑。 兽烟喷尽玉壶乾。 香分小凤团。 雪浪浅,露珠圆。 捧瓯春笋寒。 绛纱笼下跃金鞍。 归时人倚栏。

    苏轼 宋词
  • 南歌子

    世事从头减,秋怀彻底清。 夜深犹道枕边声。 试问清溪底事、不能平。 月到愁边白,鸡先远处鸣。 是中无有利和名。 因甚山前未晓、有人行。

    辛弃疾 宋词
  • 阮郎归

    红云低压碧玻璃。 惺惚花上啼。 静看楼角拂长枝。 朝寒吹翠眉。 休涉笔,且裁诗。 年年风絮时。 绣衣夜半草符移。 月中双桨归。

    姜夔 宋词
  • 酹江月・念奴娇

    江山如此,是天开万古,东南王气。 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 玉树声消,金莲影散,多少伤心事。 千年辽鹤,并疑城郭非是。 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 人笑褚渊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 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 元龙老矣,世间何限馀子。

    宋词
  • 齐天乐

    秋风早入潘郎鬓,斑斑遽惊如许。 暖雪侵梳,晴丝拂领,栽满愁城深处。 瑶簪谩妒。 便羞插宫花,自怜衰暮。 尚想春情,旧吟凄断茂陵女。 人间公道惟此,叹朱颜也恁,容易堕去。 涅了重缁,搔来更短,方悔风流相误。 郎潜几缕。 渐疏了铜驼,俊游俦侣。 纵有黟黟,奈何诗思苦。

    史达祖 宋词
  • 贺新郎

    东阁凭诗说。 对丰姿、飘然杖屦,澹然巾葛。 竹外一枝斜更好,玉质冰肌粲雪。 谁折向、满头宣发。 水驿云窗烟庭院,更宜晴、宜雨还宜月。 霜夜永,景萧瑟。 孤芳敻与群芳别。 陇程遥、攀条难寄,碧云惊合。 桃李漫山空春艳,不比仙风道骨。 有潇洒、清新奇绝。 我被幽香相懊恼,宋广平、岂但心如铁。 飞暗度,石吹裂。

    刘学箕 宋词
  • 沁园春

    瑞应柯山,昴宿储祥,嵩岳降神。 羡堂堂玉莹,汪汪陂量,一襟风月,满腹经纶。 试问丹砂,聊乘凫舄,来种锦江桃李春。 弦歌地,看吏能绰著,荐墨争新。 从兹大振家声。 待京国来归专秉钧。 想宸恩初拜,北门学士,都能尽道,东阁郎君。 雨细丝轻,梅花金重,两荚宝阶呈瑞蓂。 称觞庆,愿莱衣衮衮,长照庄椿。

    周申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