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上清寶鼎詩二首(附存) 二

〔唐朝〕 李白

人生燭上花,光(乙作「火」)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進。 只(戊作「惟」)知雨露貪,不聞(丁、戊作「念」)零落盡(甲無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靄朝(丁、戊作「明」)霞,縹緲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脫灑(戊作「酒」),長嘯祭(甲、乙、戊作「登」)崑崙。 醉著鸞皇(甲、丁、戊作「鳳」)衣,星斗俯可捫。 (見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詩文補遺》錄蘇軾書李白詩墨跡。 出校各本,甲本爲趙令畤《侯鯖錄》卷二,乙本指《增修詩話總龜》卷十一引《王直方詩話》,丙本指《全唐詩》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詩話》,丁本指《李白詩校注》據《唐宋詩醇》所錄校語,戊本指《津逮秘書》本《東坡題跋》卷二)(〖1〗《東坡題跋》卷二:「余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常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此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鯖錄》卷二:「東坡先生在嶺南,言元祐中有見李白酒肆中誦其近詩云:『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非世人語也。 少游嘗手錄其全篇,少游敍云:『觀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嘗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詩話》:「元祐八年,東坡帥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別於惠濟,出示南嶽典寶東華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詩,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於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4〗《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引東坡云:「予都下見有人携一紙文書,字則顏魯公也,墨跡如未乾,紙亦新健,其詩曰:『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語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詩第二首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顯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錄北宋諸家有關獲得此詩的記錄而言,其作者約有以下幾種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後傳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錄唐時遺詩而獻於東坡;其四,東坡自作而僞稱得之於他人,亦如解《八陣圖》而稱少陵託夢之類。 今莫詳孰是。 因此二詩出處甚早,《全唐詩》及今賢補遺已錄存其片斷,故爲補足而附存之。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剡溪行却寄新別者

    潺湲寒溪上,自此成離別。 廻首望歸人,移舟逢暮雪。 頻行識草樹,漸老傷年髮。 唯有白雲心,爲向東山月。

    朱放 唐宋诗
  • 學阮公體三首 一

    少年負志氣,信道不從時。 只言繩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 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劉禹錫 唐宋诗
  • 寶劒

    困極還應有甚通,難將糞壤掩神蹤。 斗間紫氣分明後,擘地成川看化龍。

    韓偓 唐宋诗
  • 菩薩蠻 一

    曉來中酒和春睡,四支無力雲鬟墜。 斜臥臉波春,玉郎休惱人。 日高猶未起,爲戀鴛鴦被。 鸚鵡語金籠,道兒還是慵。

    歐陽炯 唐宋诗
  • 火裏靈苗秀,無根偏界生。 諸人如體悉,千里共途行。

    釋景深 唐宋诗
  • 和謝吏部鐵字韵三十四首 紀德十一首 其二

    窮居如將豆塞耳,一泓自足牛蹄水。 那知鄰境有人豪,笑觀造化但兒子。 筆端萬字驚倒人,春色秋風隨喜嗔。 一讀錦囊殆仙去,欲借雲軿遂朝真。 更當負笈慰愁絕,憑公一掃平生拙。 門人益親自得回,會觀踏破門限鐵。

    鄧肅 唐宋诗
  • 窗底

    日炙虗窗暖欲春,窗前椒蕾破梅英。 朦朧困眼看書倦,驀聽蜂兒撲紙聲。

    張煒 唐宋诗
  • 和友人春日山中即事 其一

    斂翅歸來口欲緘,結茅遁戢寄雲巖。 𨊵輈聒耳思抛彈,薜荔縈牆未肯芟。 閒笑蜜蜂空採撲,静聽雛燕語呢喃。 翛然頓釋人間累,設穽維防餓虎饞。

    歐陽澈 唐宋诗
  • 錢大參有和用韻謝之七首 其三

    天一地二數至七,開天之天識量疾。 蕩然獨立放全身,莫問諸方悉不悉。

    曹勛 唐宋诗
  • 城外

    次舍梁陳外,風烟周鄭間。 徐驅四郊路,徧識屬城山。 野雪融殘素,岑霞就暝殷。 幾宵星影動,知伴傳車還。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