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寶應初征史朝義過虢州題僧寺壁(題擬)

〔唐朝〕 德宗皇帝李适

高僧居淨域,客子戀皇宮。 試訪毘耶室,旋(《大典》作「施」)遊方丈中。 禪林吹梵響,忍草散香風。 妙說三元(《大典》作「玄」)義,能談不二宗。 色空雙已滅,內外兩緣同。 識盡無生理,乃覺出凡(《大典》作「梵」,《金文最》作「樊」)籠。 (見光緒二年刊高錦榮纂《靈寶縣志》卷八《藝文》下。 又見《金文最》卷七一許安仁大定十六年撰《御題寺重即唐德宗詩碑》(徐俊告)、《永樂大典》卷一三八二三引《洛陽志》〖張忱石告〗)(按:《永樂大典》引《洛陽志》:「御題寺,寺在靈寶南里。 唐寶應元年,德宗以皇子爲天下兵馬元帥,統兵征史朝義過)(之,題詩壁間。 厥後十七年即位,寺僧玄覺詣長安求寺額,詔以御題名之。 」其後又錄無名氏詩云:「解鞍投宿得禪宮,識破浮生萬境空。 夜靜稍□簷外雨,朝來知是葉間風。 」此詩未詳何代何人所作,姑附此。 清畢沅《中州金石記》卷五:「御題寺唐德宗詩碣,大定十六年立,許安仁記幷書,在御碑寺。 額正書云:『御題寺唐德宗天章碑。 』下爲五律詩一首。 知年月人名者,據黃叔璥《中州金石攷》也。 」今按:《縣志》錄此詩原題作《題御碑寺》,然寺名因德宗此詩而得名,詩題顯爲後人追補。 今重爲擬題。 黃叔璥書未見。 碑記,《縣志》亦未收。 有關史事,兩《唐書》、《通鑑》所記甚詳,不具錄。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尉迟恭单鞭夺槊・幺篇

    我正待看洛城、窥战守,因此上息却征鼙,偃却旗幡,减却戈矛。 (尉迟云)元帅休小觑了单雄信。 他人又强,马又肥,使一条狼牙枣木槊,有万夫不当之勇。 若只是这等,恐怕有关。 (正末云)不妨事。 (唱)虽然他人又强,马又肥,也拚的和他歹斗,难道我李世民便落入机彀?。

    关汉卿 元曲
  • 立成汤伊尹耕莘・上小楼

    我无那擎天动作,又无那惊人才调。 (汝方云)据贤士经济之才,俊伟之器,堪为将相也。 (正末唱)我不会辨别星斗,嗅土闻风,云雾低高。 (汝方云)贤士疾忙而起,贤臣遇明主而出。 正谓此也。 (正末唱)止不过播种耕耘,力习农务,攻锄田稻。 (汝方云)见有丹诏敕文在此。 (正末唱)怎消的紫泥宣一封丹诏。

    郑光祖 元曲
  • 驻云飞

    酒保无知,故意教他来笑耻。 堪恨乔才辈,恼得心儿碎。 呸!吃了这场亏,教人呕气。 吃得醺醺。 拚却今宵醉,痛饮前村踏雪山。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前腔

    (旦)须则三人结义,结义,今日显出乔的。 信谗言使虚脾,宜自省改前非。 (合前)。

    徐田臣《杀狗记》 元曲
  • 前腔

    (外)远闻军马犯边城,怎奈奉旨登途也离乡背井。 这场战争,这场恐惊,谁惯经?(合前)玉帛交欢四海清,家无王事国无征。 太平元是将军定,还许将军见太平。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嘉庆子

    (外)你一双子母何所傍?(旦)更雨紧风寒势怎当?心急行程不上。 人乱乱,世慌慌,愁戚戚,泪汪汪。

    施惠《幽闺记》 元曲
  • 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醉春风

    石鼎内烹茶芽,瓦瓶中添净水。 听得一声鸡叫五更初,我又索起、起。 识破这眨眼流光,迅指急景,转头浮世。

    马致远 元曲
  • 离亭宴煞・珠帘十里春光早,梁尘满座歌声绕,形胜地须教玩饱。斜日汴

    堤行,暖风花市饮,细雨芜城眺。 不拘束越锦袍,无言责乌纱帽。 到处里疏狂落魄。 知时务有谁如?揽风情似咱少。

    狄君厚 元曲
  • 随煞・多应是在谁家风月闲亭馆,陡恁的情悭义短。我ゐ惶事攒下万千般,

    他风流罪攒来数十款。 送王姬往钱塘十年无梦到京师,卧书窗坦然如是。 几偿沽酒债,填不满买花资。 近柳题诗,又感起少年事。

    汤舜民 元曲
  • 黑麻序

    听浼:父母心,婚姻事要早谐。 劝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外唱)休呆,如何女子前,将此口乱开。 (合)记今来,但把不出闺门的,语言相戒。

    高明《蔡伯喈琵琶记》 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