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離碧海,萬里發芽生。 (見《吟窗雜錄》卷十四《詩中旨格》引)。
无
其他无
〔唐朝〕 陳詡
一聲離碧海,萬里發芽生。 (見《吟窗雜錄》卷十四《詩中旨格》引)。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山川路長誰記得,何處天涯是鄉國? 自從驚怖少精神,不覺風霜損顏色。 夜中歸夢來又去,朦朧豈解傳消息。 漫漫胡天叫不聞,明明漢月應相識。
大夫擊東胡,胡塵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馬海邊死。 部曲盡公侯,輿臺亦朱紫。 當時有勳業,末路遭讒毀。 轉斾燕趙間,剖符括蒼裏。 弟兄莫相見,親族遠枌梓。 不改青雲心,仍招布衣士。 平生懷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難重陳,飄然自茲始。 遊梁且未遇,適越今何以。 鄉山西北愁,竹箭東南美。 崢嶸縉雲外,蒼莽幾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臨多瘴癘,動息在風水。 雖有賢主人,終爲客行子。 我攜一尊酒,滿酌聊勸爾。 勸爾惟一言,家聲勿淪滓。
五齊絜,九牢碩。 梡橛循,罍斝滌。 進具物,揚鴻勣。 和奏發,高靈寂。 虔告終,繁祉錫。 昭秩祀,永無易。
承恩新拜上將軍,當直巡更近五雲。 天下表章經院過,宮中語笑隔牆聞。 密封計策非時奏,別賜衣裳到處薰。 向晚臨堦看號簿,眼前風景任支分。
吾死不須哭,徒勞枉却聲。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涂」,袁賓、項楚校作「深」。 )臭穢不中亭。 墓內不須食,麥酒三五瓶。 (「麥」酒,張錫厚錄作「美酒」,伯三七二四卷作「羹酒」。 )時時獨飲樂,飲盡更須傾。 (「飲」,伯三七二四卷作「沉」。 )只願長頭醉,作伴喚劉伶。 你道生勝死(自「你道生勝死」以下,張錫厚另作一首。 ),我道死勝生。 生即苦戰死,死即無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磧裏向前走,衣鉀困須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每也」,伯三七二四卷作「□夜」。 )鐵鉢淹甘飯,同火共分諍。 長頭饑欲旺。 (「旺」,伯三七二四卷作「死」。 )[肚]似砍窮坑。 (「肚」字據伯三七二四卷補。 「砍」,伯三七二四卷作「破」。 )遺兒我受苦,(「遺」,伯三七二四卷作「遣」。 )慈母不須生。 相將歸去來,(自「相將歸去來」以下,張錫厚另作一首。 )間不浮可亭。 (「間不浮可亭」,伯三七二四卷作「閻浮不可停」。 )婦人因重役,(「因」,伯三七二四卷作「應」。 戴密微校作「困」。 )男子從征行。 帶刀擬開煞,逢陣即相刑。 將軍馬上死,兵滅地君營。 (「君」,伯三七二四卷作「居」。 「地君」,袁賓校作「敵軍」,戴密微校作「他君」。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邊庭。 去馬游殘跡,(項楚校「游」爲「猶」。 )空留紙上名。 關山千萬里,影絕故鄉城。 生受刀光苦,意裏極皇皇。 (「皇皇」,呂朋林謂當爲「星星」,即「惺惺」。 )。
中心不必兮子胥何爲? 懷直道而驟諫,遭重昏之見危。 將漁父以抗迹,且垂釣於江湄。 (見《文苑英華》卷五二《登姑蘇臺賦》附)。
太陰內,有暈使人驚。 其象分明如刀字(京本作「刃」),奸臣謀反事將成,密究速加刑(京本作「庶無凶」)。
濟時才略本縱橫,翻向文章振大名。 政事堂中辭重位,圖書閣下養閑情。 高高節行將誰比,的的襟懷向我傾。 吟得新詩只相寄,心看軒冕一銖輕。
落葉鳴遥夜,啼螿送暮秋。 不知何許笛,故此作時愁。 青海三年戍,黄旗萬里侯。 何如石帆下,烟雨釣滄洲。
歲歲荷花苦未多,綠萍蓋水礙新荷。 請君六月重來看,雲錦千機不犯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