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故江南西道觀察使中大夫洪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國賜紫金魚袋贈左散騎常侍太原王公神道碑銘附詩

〔唐朝〕 韓愈

生人之治,本乎斯文。 有事其末,而忘其源,切近昧陋,道由是堙。 有志其本,而泥古陳,當用而迂,乖戾不伸。 較是二者,其過也均。 其美王公,志儒之本,達士之經。 秩秩而積,涵涵而停。 韡爲華英(一作「英華」),不矜不盈。 孰播其馨?孰發其明?介然而居,士友以傾。 敷文帝階,擢列侍從,以忠遠名,有直有諷。 辨遏堅(或作「聖」)懇,巨邪不用。 秀出班行,乃動帝目。 帝省竭心,恩顧日渥。 翔于郎署,鶱于禁密。 發帝之令,簡古而蔚。 不比于權,以直友冤,敲撼挫揠,竟遭斥奔。 久淹于外,歷守大藩。 所至極思,必悉利病,萎枯以膏,燠暍(或作「暘」)以醒,坦之敞之,必絕其徑,浚之詠之,使安其泳。 帝思其文,復命掌誥。 公潛謂人:「此職宜少,豈無凋郡,庸以自效。 」上藉(或作「籍」)其實,俾統于洪。 逋滯攸除,姦訛革風,祛蔽于目,釋負于躬。 方乎(或作「平」)所部,禁絕浮屠。 風雨順易,秔稻盈疇。 人得其所(或作「饒」),乃恬乃謳(或作「謠」)。 化成有代,思以息勞。 虛位而竢,奄忽(方作「勿隨」)滔滔。 維德維績,志于斯石,日遠彌高。 (同前書卷三一)(按:王公爲王仲舒。 碑文末云:「既以公之德刻而藏之墓矣,子初又請詩以揭之。 」稱詩而不稱銘,故錄出。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漢宗廟樂舞辭 積善舞

    黍稷斯馨,祖德惟明。 蛇告赤帝,龜謀大橫。 雲行雨施,天成地平。 造我家邦,斡我璿衡。 陶匏在御,醍盎惟精。 或戛或擊,載炮載烹。 飲福受胙,舞降歌迎。 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張昭 唐宋诗
  • 夔州歌十絕句 八

    憶昔咸陽都市合,山水之圖張賣時。 巫峽曾經寶屏見,楚宮猶對碧峰疑。

    杜甫 唐宋诗
  • 寄高雲

    南徐風日好,悵望毘陵道。 毘陵有故人,一見恨無因。 獨戀青山久,唯令白髮新。 每嫌持手板,時見著頭巾。 煙景臨寒食,農桑接仲春。 家貧仍嗜酒,生事今何有。 芳草遍江南,勞心憶攜手。

    皇甫冉 唐宋诗
  • 經嚴祕校維故宅

    掩淚山陽宅,生涯此路窮。 香銷芸閣閉,星落草堂空。 麗藻浮名裏,哀聲夕照中。 不堪投釣處,隣笛怨春風。

    武元衡 唐宋诗
  • 和鄭少師相公題慈恩寺禪院

    舊寺長桐孫,朝天是聖恩。 謝公詩更老,蕭傅道方尊。 白法知深得,蒼生要重論。 若爲將此望,心地向空門。

    楊巨源 唐宋诗
  • 採蓮曲

    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凭船歌。 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漾微波。 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阿誰家住遠。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蕩槳。

    張籍 唐宋诗
  • 對月

    銀輪玉兔向東流,瑩淨三更正好遊。 一片黑雲何處起,皁羅籠却水精毬。

    姚合 唐宋诗
  • 寒食日同陸處士行報德寺宿解公房

    古寺章陵下,潛公住幾年。 安心生輭草,灌頂引春泉。 寂寂傳燈地,寥寥禁火天。 世間多暗室,白日爲誰懸。

    皎然 唐宋诗
  • 道藏歌詩 十三

    終劫復[始](姑)劫,愈覺靈顏新。 道林蔚天京,下光諸地仙。

    無名氏 唐宋诗
  • 贈泰州掾令狐克己

    念子才多命且奇,亂中拋擲少年時。 深藏七澤衣如雪,却見中朝鬢似絲。 舊德在人終遠大,扁舟爲吏莫推辭。 孤芳自愛凌霜處,詠取文公白菊詩。

    徐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