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歌行一首

〔唐朝〕 法藏

古人重義不重金,曲高和寡勿(《宗鏡錄》、《偈頌》作「無」)知音。 今時志(《宗鏡錄》、《偈頌》作「學」)士還如此,語默動用跡難尋。 所嗟世上歧路者,終日崎嶇狂(《宗鏡錄》、《偈頌》作「枉」)用心。 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須登險(《宗鏡錄》作「陟」)訪椿林。 窮子捨父遠逃逝,却於本舍絕知音。 貧女宅中無價寶,却將秤賣他人(《宗鏡錄》、《偈頌》作「小秤買他」)金。 心無相,用還(《偈頌》作「能」)深,無常境界不能侵。 運用能隨高與下,靈光且(《偈頌》作「元」)不是浮沉。 無相無(《偈頌》、《宗鏡錄》無此字)心能運曜,應聲應色隨方照。 雖在方而不在方,任運高低總能妙。 亦(《偈頌》、《宗鏡錄》作「尋」)無頭,復無尾,靈(《偈頌》、《宗鏡錄》作「焰」)光運運從何起? 只今起者便是心(《偈頌》、《宗鏡錄》作「祇者如今全是心」),心用明時更何你(《偈頌》、《宗鏡錄》作「心用明心心復爾」)。 不居方,無(一作「何」)處覓,運用無蹤復無跡。 識取如今明覓(《偈頌》作「密」)人,終朝莫慢(《偈頌》作「漫」,《宗鏡錄》作「謾」)別求的。 懃(《宗鏡錄》作「勸」)心學,近藂林,莫將病眼認花針。 說教本窮無相理,廣讀元來不識心。 了(《偈頌》、《宗鏡錄》作「識」)取心,識(《偈頌》、《宗鏡錄》作「了」)取境,了心識境(《偈頌》、《宗鏡錄》作「識心了境」)禪河淨。 但(《宗鏡錄》作「若」,《偈頌》作「知」)能了境便識心,萬法都如闥婆影。 勸且學,莫爲師,不用登高向下窺。 平源不用金剛鑽,劍刃之中錯下錐。 向前來,莫人我,山僧有曲無人和。 了空無相即法師(《偈頌》作「了境心空即法王」),不用綾羅將作幡(《偈頌》作「爲播」)。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議。 (《偈頌》三句作「大幽邃,不思議,可中學得大希奇」)。 自家壞(《偈頌》作「懷」)却真寶藏,終日從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偈頌》作「上」)一波成。 但能當境無情計(《偈頌》作「繫」),還同水面本地平。 應大軀,應小軀,運用只隨如(《偈頌》作「如隨」)意珠。 被(《偈頌》作「披」)毛戴角形雖異,能應之心(《偈頌》作「應物之情」)體不殊。 應眼時,若千日,萬像不能逃影質。 凡夫只是未曾觀,那得自輕而退屈。 應耳時,若幽谷,大小音聲無不足。 什(《偈頌》作「十」)方鍾鼓一時鳴,靈光運運常相續。 應意時,絕分別,照燭森羅長(《偈頌》作「恒」)不歇。 透過山河石壁間,要且照時常寂滅。 境自虛,不須畏,終朝照燭無形(《偈頌》作「元無」)對。 設使(《偈頌》作「爾」)任持浮幻身,運用都無舌身意。 (南唐靜筠二僧《祖堂集》卷十四,宋子昇、本如《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上之下,另《宗鏡錄》卷九〖作古德歌〗、卷十八、卷四四、卷九八收此歌部分文字。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琴曲歌辭 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李白 唐宋诗
  • 送春詞

    昨來樓上迎春處,今日登樓又送歸。 蘭蘂殘妝含露泣,柳條長袖向風揮。 佳人對鏡容顏改,楚客臨江心事違。 萬古至今同此恨,無如一醉盡忘機。

    劉禹錫 唐宋诗
  • 雜曲歌辭 楊柳枝 二

    瑟瑟羅裙金縷腰,黛眉偎破未重描。 醉來咬損新花子,拽住仙郎儘放嬌。

    和凝 唐宋诗
  • 喜怒寒暄直不勻,終無形狀始無因。 能將塵土平欺客,愛把波瀾枉陷人。 飄樂遰香隨日在,綻花開柳逐年新。 深知造化由君力,試爲吹噓借與春。

    李山甫 唐宋诗
  • 經古戰場

    茫茫凶荒,迥如天設。 駐馬四顧,氣候迂結。 秋空崢嶸,黃日將沒。 多少行人,白日見物。 莫道路高低,盡是戰骨。 莫見地赤碧,盡是征血。 昔人昔人既能忠盡于力,身糜戈戟。 脂其風,膏其域。 今人何不繩其塍? 植其食。 而使空曠年年,常貯愁煙。 使我至此,不能無言。

    貫休 唐宋诗
  • 苕溪酬梁耿別後見寄

    清川永路何極,落日孤舟解攜。 鳥向平蕪遠近,人隨流水東西。 白雲千里萬里,明月前溪後溪。 惆悵長沙謫去,江潭芳草萋萋。

    劉長卿 唐宋诗
  •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門趙侍御二首 其一

    病骨憂南土,孤懷念北遷。 欣承紫泥詔,且向汶陽田。 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氣鮮。 風波雖繚繞,自有故交憐。

    宋庠 唐宋诗
  • 酬章序臣二首 其一

    風梢揺落雪飛花,誰傳江梅到我家。 曾把數枝分暗馥,要催群卉助光華。 高吟兩絕那容繼,勝賞雙清蔑以加。 春不世情應委曲,十年留滯在天涯。

    王之道 唐宋诗
  • 四不忍 其一

    草邊飛騎如煙滅,拉獸摧斑食其血。 此時疾首念鑾輿,玉體能勝饑渴無。 危城屑麴驚雲擾,簠簋無光天座杳。 奮戈儻未雪深讎,我食雖甘何忍飽。

    劉子翬 唐宋诗
  • 張廷直挽詞

    意氣軒軒蓋一時,林頭周易造深幾。 芹芳泮水聲蜚早,花滿河陽迹到稀。 方外客携因果去,道旁人汲義泉歸。 柳川池館規模壯,一夕花妖世已非。

    王十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