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釣何曾離釣求,拋竿卷線却成愁。 活潑潑,樂悠悠,自是遲疑不下鉤。
无
其他无
〔唐朝〕 德誠
大釣何曾離釣求,拋竿卷線却成愁。 活潑潑,樂悠悠,自是遲疑不下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一釣淒涼在杳冥,故人飛詔入山扃。 終將寵辱輕軒冕,高臥五雲爲客星。
兩岸綠蕪齊似翦,掩映雲山相向晚。 船頭獨立望長空,日豔波光逼人眼。
冰壓霜壇律格清,三千傳授盡門生。 禪心盡入空無跡,詩句閑搜寂有聲。 滿國繁華徒自樂,兩朝更變未曾驚。 終思相約岷峨去,不得攜筇一路行。
京城名利塗,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後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無人知。 一朝仗至藝,驟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時。 酬以六尚官,著籍通端闈。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龜。 于時稱謝畢,西向復陳儀。 當宁驚且問,歷歷宣其辭。 臣傳扁鵲術,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謝,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擊賞爲噓唏。 仍給水衡錢,國西命立祠。 復加靈應號,金額照華榱。 自此輦轂下,求禱何祁祁。 我過慶成坊,見之心且悲。 秦醫術雖妙,五腑及四肢。 所習得其人,千齡祀不虧。 魯聖術至大,帝道與民彝。 所習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師荀況,竊爲辨說資。 作相勸焚書,詐云愚蚩蚩。 後之爲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動守先王規。 朝談十二經,夕誦三百詩。 依憑稽古力,榮進無他歧。 及居廟堂上,長劍冠峨巍。 自謂天所賦,焉知有宣尼。 宣尼斷襲封,十經寒暑移。 他姓爲邑官,鄉老皆驚疑。 上章寢不報,九重遭面欺。 諫官不舉失,御史不言非。 盡爲許希笑,得路忘先師。
疾風勁草識忠臣。
昔見茅連茹,今看花盍簪。 若爲驚作客,故有蝶相尋。
獨對曉來晴,天寒景物清。 梅花分地落,井氣隔簾生。 曾是吟招隠,何時遂耦耕。 蕭疎頭上髮,已白二三莖。
電激河翻白雨飛,青烟紫霧落斜暉。 山中道士秘泉石,只到此亭牽客衣。
火龜已食幽貞墨,乾鵲猶將吉語傳。 高處營巢君自好,張羅門外爾徒喧。
貧甚誰傳辟穀方,閉門飲水自徜徉。 無求無欲無魔惱,月白庭空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