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走筆送杜十三歸京

〔唐朝〕 崔□

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雲步步高。 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養霜毛。 (見《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詩自宋時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籤》一〖《統籤》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詩也。 」其說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引後二句詩後云:「如謂內兄指被送者而言,則牧既爲杜十三,其內兄〖即妻兄〗斷不能爲杜十三。 如曰詩題『杜十三』錯誤,亦有疑問,因牧卒時年僅五十一,若牧尚未還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詩苟牧自作,斷不至如此荒唐。 故對此詩之較合理解釋,當是送者乃牧內兄之爲郡守者,後人不求甚解,將此詩混入《樊川集》內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詩》卷五二四誤收杜牧名下,今爲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銘》稱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顏墓志,希顏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玉楼春

    星闱上笏金章贵。 重委外台疏近侍。 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 宣室夜思前席对。 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柳永 宋词
  • 内家娇

    煦景朝升,烟光昼敛,疏雨夜来新霁。 垂杨艳杏,丝软霞轻,绣出芳郊明媚。 处处踏青斗草,人人眷红偎翠。 奈少年、自有新愁旧恨,消遣无计。 帝里。 风光当此际。 正好恁携佳丽。 阻归程迢递。 奈好景难留,旧欢顿弃。 早是伤春情绪,那堪困人天气。 但赢得、独立高原,断魂一饷凝睇。

    柳永 宋词
  • 西江月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张伯端 宋词
  • 人月圆

    小桃枝上春来早,初试薄罗衣。 年年此夜,华灯盛照,人月圆时。 禁街箫鼓,寒轻夜永,纤手同携。 更阑人静。 千门笑语,声在帘帏。

    王诜 宋词
  • 浣溪沙

    雨滴梧桐点点愁。 冷催秋色上帘钩。 蛩声何事早知秋。 一夜凉风惊去燕,满川晴涨漾轻鸥。 怀人千里思悠悠。

    赵长卿 宋词
  • 定风波

    少日犹堪话别离。 老来怕作送行诗。 极目南云无过雁。 君看。 梅花也解寄相思。 无限江山行未了。 父老。 不须和泪看旌旗。 后会丁宁何日□。 须记。 春风十日放灯时。

    辛弃疾 宋词
  • 好事近

    花月赏心天,抬举多情诗客。 取次锦袍须贳,爱春醅浮雪。 黄鹂何处故飞来,点破野雪白。 一点暗红犹在,正不禁风色。

    辛弃疾 宋词
  • 南歌子

    野水寻溪路,青山踏晚春。 偶来相值却锺情。 一树琼瑶洗尽、客衣襟。 曲沼通诗梦,幽窗净俗尘。 何时散发伴襜裙。 后夜相思生怕、月愁人。

    程垓 宋词
  • 天仙子

    彩笔恹恹慵赋咏。 斗草闲来寻小迳。 西园春事只供愁,当好景。 成孤另。 春又那知人欲病。 洗尽残妆临晚镜。 淡玉一团浆水莹。 强持檀板近芳樽,云遏定。 君须听。 低唱月来花弄影。

    刘过 宋词
  • 山庄劝酒

    清吟湘碧。 马首春风驿。 闻说西湖梅早,又邀我、能诗客。 书尺知到日。 月随人合璧。 儿拟山庄劝酒,田家酿,尽篘得。

    张辑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