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森森遶杏壇,儒官高貴盡偷安。 若教酒務修夫子,覺我慚惶也大難。 (見宋陶岳《五代史補》卷三。 )(按:《全唐詩》卷八七○據《古今詩話》收此詩歸馮道幕客,廿八字中有十八字不同,雖爲一詩,而輾轉相傳,已失初)(貌。 今據最早記錄該詩的《五代史補》重錄。 )。
无
其他无
〔唐朝〕 同州判官
荆棘森森遶杏壇,儒官高貴盡偷安。 若教酒務修夫子,覺我慚惶也大難。 (見宋陶岳《五代史補》卷三。 )(按:《全唐詩》卷八七○據《古今詩話》收此詩歸馮道幕客,廿八字中有十八字不同,雖爲一詩,而輾轉相傳,已失初)(貌。 今據最早記錄該詩的《五代史補》重錄。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人欲天從竟不疑,莫言圓蓋便無私。 秦中已久烏頭白,却是君王未備知。
曾見邛人說,龍州地未深。 碧溪飛白鳥,紅斾映青林。 土產唯宜藥,王租只貢金。 政成開宴日,誰伴使君吟。
苦教作鎮居中國,爭得泥金在泰山。 纔聞暖律先偷眼,既待和風始展眉。 蒙君知重惠瓊實,薄起金刀釘玉深。 嚼處春冰敲齒冷,嚥時雪液沃心寒。 深妝玉瓦平無壠,亂拂蘆花細有聲。 日回禽影穿疎木,風遞猨聲入小樓。
寒山住寒山,拾得自拾得。 凡愚豈見知,豐干却相識。 見時不可見,覓時何處覓。 借問有何緣,却道無爲力。
白雲關我不關他,此物留君情最多。 情著春風生橘樹,歸心不怕洞庭波。
冬季口中黑,醫之不必痊。 臥蠶雖有色,而退也無緣。
百丈野狐,兩耳卓朔。 脫兮不昧,墮兮不落。 不昧不落,何是何錯。 若於當處不留情,萬里晴空步寥廓。
烟裏鳴橈去夕陽,不堪風急滯歸航。 無端更著三更月,一夜孤篷一寸霜。
覓官安用羨登仙,求富何須願執鞭。 洙泗從游多達者,簞瓢顔子獨稱賢。
使君何苦向宜州,應爲涪翁句法留。 銅柱寧興跕鳶嘆,金華要遂牧羊求。 壯時根本先培固,老去波瀾重卷收。 我亦學詩窮未達,是中得處可聞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