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繼四絕,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鐘峰雲也(《永樂大典》作「色」)秋。 松枯羣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歸休計,重來臥石樓。 (見《吉石庵叢書》本《廬山記》卷四,以《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參校。 )(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二詩題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道,閑遊題東林二首》,係將徐知證等聯句詩末題記誤植於匡白詩題,另詳後徐知證條。 )。
无
其他无
〔唐朝〕 匡白
東林繼四絕,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鐘峰雲也(《永樂大典》作「色」)秋。 松枯羣狖散,溪大蠹槎流。 待卜歸休計,重來臥石樓。 (見《吉石庵叢書》本《廬山記》卷四,以《永樂大典》卷八七八二引《九江府志》參校。 )(按:《殷禮在斯堂叢書》校排本《廬山記》二詩題作《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偶與幕客門館僧道,閑遊題東林二首》,係將徐知證等聯句詩末題記誤植於匡白詩題,另詳後徐知證條。 )。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枝條鬱鬱,文質彬彬。 山林作伴,松桂爲鄰。
樹色參差隱翠微,泉流百尺向空飛。 傳聞此處投竿住,遂使茲辰扈蹕歸。
惜水紆迴懼水奔,春潮帶雨晚流渾。 靈巖滁口常縈遶,沙際磯頭祇見痕。 (〖1〗《嘉靖志》注:「見《成化志》,參之《嘉定志》,有數字不同,正之,後多改正。 「)。
借問剡中道,東南指越鄉。 舟從廣陵去,水入會稽長。 竹色溪下綠,荷花鏡裏香。 辭君向天姥,拂石臥秋霜。
名因定鼎地,門對鑿龍山。 水北樓臺近,城南車馬還。 稍開芳野靜,欲掩暮鐘閑。 去此無嗟屈,前賢尚抱關。
心空自靈,性了非情。 玉馬寒泉飲,泥牛夜月耕。 塵塵智起,物物幻成。 二儀萬像縱橫說,相與今時作證明。
體力今何似,函書闕到門。 匆匆緣不暇,負負復何言。 此日忘疏遠,明公實見存。 捫參懷蜀道,叱馭憶王尊。
五十七年來往處,扁舟幾繫亂雲邊。 江山寂寂渾無恙,鬢髮絲絲也可憐。 水背黄牛吞七澤,杯翻白鶴過羣仙。 差池世故渾如此,底事長歌亦浩然。
臉上桃花春自開,眉邊柳色日全回。 遥知弄粉粧成晚,應待溫郎玉鏡臺。
北斗垂莽蒼,明河浮太清。 風林一葉下,露草百蟲鳴。 病入新凉減,詩從半睡成。 還思散關路,炬火驛前迎。